论《文苑英华》编纂体例对《文选》的创新及其意义以《文苑英华》诗体为考察中心.pdfVIP

论《文苑英华》编纂体例对《文选》的创新及其意义以《文苑英华》诗体为考察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1卷 第 1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 .1 2015 年2 月 : ,2015 :10.16088/. .1001-6597.2015.01.021 论《文苑英华》编纂体例对《文选》的创新及其意义 ——以《文苑英华》诗体为考察中心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 ]《》《》,、、 ,“”“”, 、、。 []《》; 《》;; ; [] 206.2 [] []1001-6597(2015)01-0122-06 明代胡维新在《刻文苑英华序》中云:“《苑》之集始于梁,而部系类分,悉宗《选》例,非嗣文以承统 乎?”[1]5认为《文苑英华》编纂体例有续《文选》之意。 此后,人们习惯用“续仿”来评价《文苑英华》,如《四库 书总目》言《文苑英华》“所录,则起于梁末,盖即以上续《文选》。 其分类编辑,体例亦略相同,而门类更为繁 ① 碎”。今人的观点也大体相似。 总体而言,《文苑英华》对《文选》的继承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和关注点。不可否 认,《文苑英华》对《文选》编纂体例的继承性很明显,如就《文苑英华》诗体而论,《文苑英华》“撮其类列,分以 布居”编纂结构就是对《文选》“以体为纲”“以类相分”编纂构架的仿照;其依写诗目的、诗歌题材及诗歌体式 的分类方式也是对《文选》诗歌分类的继承;《文苑英华》的乐府类与《文选》乐府类类目一致,行迈、悲悼、酬 和、寄赠、军旅、郊祀等类型与《文选》诗之行旅、哀伤、赠答、军戎、郊庙等类目相似,这都看出《文选》诗歌类目 分类对《文苑英华》的影响。 与此相反的是,学人对《文苑英华》体例的新变性极少关注。 《文苑英华》在编纂 例上实有不少新变,这种创新相对继承性而言,意义更突出。刘勰《文心雕龙・ 时序》云:“文变染乎世情,兴废 系乎时序”,文学演变或多或少会受时序变化影响。故而,从《文苑英华》编纂体例的新变中能看出时代意识特 征,同时体现出“分体编录”型总集在宋初的演变特点,对后世诗歌文集的编纂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 在文集大量散佚的情况下,《文选》已成历代总集编撰的蓝本之一,《文苑英华》亦不例外。 但是任何模拟 都不可能是原创,如伽达默尔所言:“谁要模仿,谁就要删去一些东西和突出一些东西。因为他在展示,他就必 须夸张,不管他愿不愿意。 就此而言,‘如此相像’的东西和所相像的东西之间就存在一种不可取消的存在间 距”[2]612 。《文苑英华》在对《文选》的接受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与原典拉开了距离,其在主观或客观上势必会 [] 2014-05-20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文苑英华》诗学批评研究”(1475010);贵州省社科规划课 “《文苑英华》与宋初诗学关系研究”(1225) [] 何水英(1978- ),女,湖南江永人,瑶族,文学博士,凯里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① 当代学者观点如:穆克宏认为“北宋初年李日方、徐铉等人编选的《文苑英华》一千卷,上续《文选》,其文体分为三十 类”(穆克宏《昭明文选研究》,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43 页);刘永济认为“至李日方等之《文苑英华》,姚铉之《文粹》,吕祖 之《文鉴》,苏天爵之《文类》,程敏政之《文衡》,黄宗羲之《文海》,大都祖述萧选,体尤 驳”(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黑龙 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5 页)。 呈现出一定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母类— 一级子类— 二级子类”结构模式的出现 《文苑英华》继承《文选》编纂体例已是学界的共识。 《文选》采取分体编录的方式进行编纂,将文体分37 ① 类 ,其中诗赋二体下设子类,简而言之即“母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