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与逻辑.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事与逻辑.doc

故事与逻辑 誓联 清人黄图班编过一则《誓联》的笑话。说的是有个县官上任伊始,便在堂上高悬一副对联:得一文,天诛地火;询一情,男盗女妇。 但是,实际上他却贪赃枉法。有人指责他言行不一,忘记了誓联。县官辩解道: “我没有违背誓言啊,因为我得到的不是一文钱,受贿询情也不是一次啊!” 任何判断都要应用语句来表达。上面那副作为语句的誓联,其原意亦即它所表达的判断本来是:即使我贪污一文钱也要天诛地火,即使我询一次私情也是男盗女妇。这两个判断分别蕴涵着:如果贪污多于一文钱就更是天诛地火,如果多次询私情就更是男盗女妇。而这位县官却把誓联曲解为:只有贪污一文钱才天诛地火,只有询一次私情才是男盗女妇。这是故意地偷换了命题,以此为自己的贪污受贿丑行辩护。不过他能够承认贪污的钱不止一文,询私情也不止一次,就这一点来看,倒是很坦率的。 广告 一位从事酿酒做醋生意的个体户,为了宣扬自己的产品,招揽顾客,请人写了这样一条横幅广告挂在门前: 酉良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广告没有加标点符号,其原意是“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岂知有一位不怀好意的人看了广告后,顺手在“醋”字后面加了个逗号,于是广告就变成: “酉良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经这样一改,意思同原广告大不一样,这样的酒谁还会去买呢? 标点符号是现代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表示停顿、表达语气和表示语句性质的作用。语句中应用的标点符号不同或标点的位置不同,就会影响语句所表达的判断的涵义,甚至使判断的意思完全不同。对于这一点,我们在使用标点符号时一定要注意。特别是一些不加任何标点符号的语句,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加以利用。例如,在某路边不远的一个僻静处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 其本意是:“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由于这句话没有标点符号,于是有人就在上面加了标点,把它断句为: “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 经这样标点之后,意思完全变了。根据这个判句,凡行路的人,只要憋不住了,就可以在此大小便。 我们把这种任意改变或增加语句的标点符号以改变语句原意的手法,叫“断句法”诡辩。 “靠得住”吗违反同一律 鲁迅先生在一篇杂文中讲了这样一件事: A: B,我们当你是一个可靠的人,所以几种关于革命的事情,都没有瞒着你。你怎么竟向敌人告密去了? B:岂有此理!怎么是告密!我说出来,是因为他们问了我呀。 A:你不能推说不知道吗? B:什么话!我一生没有说过谎。我不是这种靠不住的人!(《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五),第107页) 在特定的语境里,一个概念的涵义是确定的。A所说的“可靠”,是指一个人立场坚定,决不会把革命队伍内部的机密向敌人泄露。B故意地把它偷换为一个人“从来不说谎话’(包括“向敌人说实话”),以此为自己的背叛行为作辩护。这是肆意违背同一律关于在同一议论中应用的概念要有确定性的要求。 用偷换概念来掩盖恶行是诡辩论者惯用的伎俩。前些年,口本有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在编写口本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时,居然把1937年口本军队对中国领土的侵占,说成是“进入”,把口本军队对中国的全面侵略,说成是“对中国的全面进攻”,用“进入”、“进攻”偷换“侵占”和“侵略”,想以此推翻已成定论的历史旧案,欺骗口本广大青少年,妄图复活口本军国 主义。这一卑劣的行径理所当然地激起我国人民和国际舆论的普遍反对,我国政府也对口本政府提出强烈抗议。从逻辑上看,口本这一小撮人的做法是公然违反了同一律。 看电影是好事还是坏事偷换论题 某青年工人很爱看电影,经常在上班时间不请假就随便出去看电影,违反劳动纪律,影响工作。同一班组的同志们批评他,他不但不接受,反而质问大家: “看电影是好事还是坏事?看电影能不能受到教育?你们不看还不让别人看吗?” 假定这位青年工人看的都是些好电影,他的质问也不能成立。因为根据同一律的要求,讨论问题时必须讨论的是同一个问题,不能任意地改变话题。否则,就要犯“偷换论题”的错误。这位青年工人正是犯了这种错误。本来应该讨论的问题是“上班时间是否可以不请假就去看电影?上班时间看电影是否会影响工作?”由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而他就故意地把它移换为另外一个不同的问题:“看电影是好事还是坏事?……”以此为自己的违纪行为作辩护,拒绝同志们的正确批评。 抬杠偷换论题 某甲是一个很喜欢和别人“抬杠”的人,而且说起话来声音特别大。有一天,他到朋友乙家里去玩,一进门就“抬”上了。 乙:你这个人个子小,嗓门儿倒很大。 甲:个子小就不能嗓门儿大?你看树上的知了(蝉)不是很小吗?它叫起来的声音比我的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