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学术评论
口曲 升 重温2O世纪7O年代 美国外交史学界的一场学术批评风波 1973年 .美 国史学家罗伯特 .J.马多 在非学术 的谩骂歧途上滑落得更远 。
克斯 出版 了 《“新左派 ”与冷战的起源》∞ 重温这场发生于30年前的美 国外交
一 书 ,向曾为其师 的威廉 .A.威廉 斯为 史学界的学术批评风波 ,揭示其前 因后
代表 的 “修正学派 ”发难 ,揭 露 了修正学 果 、来龙去脉 ,对于观照当下我 国学术界
派在证据引用上 的种种 “作假 ”之举 ,从 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的 “学术批评 ”事业 ,
而把美 国外交史学界 自战后初期就激 避免其误入歧途 。也许会有所启示 。
荡不 已的 “反修正主义”声浪推 向顶 点 。
在这桩学界 “公案 ”巾。右翼杂志称赞马
多克斯 的书 “揭发 了一场 学术 水 门丑 马多克斯对修正学派的批判 ,是 战
闻”.暴 露 了修 正学 派 “思 想 的妖术本 后 以来美 国外交史学界 “反修正 主义 ”
质”②;受到马克多斯指控 的修正主义学 浪潮 的继续 。
者则撰文进行集体辩 护 。最后 ,由于史 史学家彼得 -诺维克 曾说过 :“如果
学界主流 的参与才使得这场争论没有 我们不得不选择一个词来概括战后美 作【者简介】曲 升,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世界近现代史、 美国史的研究
出版社1997年版 @宫志刚:儒“家人文精神及现时代意义”,载 北《 重温 0世纪 0年代美国外交史学界的一场学术批评风波 ④张斌峰:“墨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与特 京科技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l期。
征”,载 《哲学研究 2001年第4期。 ⑩杨世真:“人‘文精神 ’讨论的学术品位及现 ③刘 燕 :“浅论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载 《昭 实意义”,载 《杭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l期。
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OO4年第1期 。 @程念祺 人文精神’与文化情结”。载 探索 ⑦④杨 淳:“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现实 与争鸣 1995年第4期。
价值 ”,载 《理论观察 2003年第6期 @黄菊屏、陈湘舸:评“ 目前人文精神研究中的 ⑦张立文:“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 几种不 良倾向”,载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
载 《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5期 。 学版 l999年第4期 。 ■■■■■■社会科学论坛 I89 维普资讯 学术评论 国史 学 的主 导趋 势 的话 。反‘ 进 步 主 目的 、举措 失 当 .结果深受权力政 治现 义 ’似乎是最佳选择 。”③这里 .我们把 实 之害 ;修 正学 派虽 则 没有 把 美 国 重温 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史学界的一场学术批评风波 “战后美 国史学 ”和 “反进步主义 ”分别 领 导人看作是恶魔 ,但他们认 为 ,美 国 置换 成 “战后美 国外交史学 ”和 “反修 领导人无一不是坚定果敢 、精 于算计之 正主义 ”.也是适 当的。 辈 ,他 们 在 推 动 “门户 开 放 ”式 扩 张 众所周知 ,“修 正学派 ”是 战后60 方 面也是卓有成效 第 四.修 正学派也 年代 兴起于美 国外交史学界 的一 支新 不 同意 自由派 关 于斯 大 林 之 偏 执 狂 生力量 .是当时在整个 史学界全 面 出 病 态 心理 及其受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支 击 的 “新左派 ”在外 交史学 中的分 支 。 配而侵略成性 的描述 ,相反 ,在他们看 换言之 ,“修正学派”就是外交史学领 来 ,斯大林是 一位小心谨慎 、灵 活善变 域 中的 “新左派 ”。修 正学派 出现之 前 , 的理性 主义者㈣。 在美 国外 交 史学 界 占主 导地 位 的是 由于上述种种严重对立 .正统学派 “正统 学派 ”。在冷 战起源这一重大 问 与修正学派 之 间 的争论 不可避 免 。然 题上 ,正统学派 内部虽然存 在着保守 而 ,由于论题与现实政 治之 间的重要关 派 、自由派 、现 实主义派 的细微 差异 , 联 ,以及 民族情感 、国家利益 乃至个人 但他们无不认为 ,苏联 的侵 略与扩张 利益 的卷入 ,注 定 了这场论 战从一开始 是战后 国际紧张局势 的根源 。修正学 就不可能保持其纯粹 的学术性 。 派则针锋相对 。向正统学派 的冷 战起 首先 。向修正学派发难 的是 自由派 源观 发起全面挑战 。首 先 ,他们认 为 , 史学家小施莱辛格 。1966年 1O月 。在 写 美 国而不是苏联 ,应该为冷 战 的形成 给 《纽约书评》编辑 的信 中,小施莱辛格 负主要 责任 ,因为美 国拥有压倒性 的 确信 :“在 当前关于冷战起源 的修正主义 优势 ,其按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