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pdf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 l0月
SportsResearchandEducation 0ct.2012 第27卷第5期 Vol-27No.5
论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甘世梅 ,王朝军 摘 要 :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因素进 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影响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受自身传承方式的影响、 传承人制度的缺陷、受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地理环境 因素等方面。针对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在传承过程 中的影响因素,提出保护传承策略:找准定位,充分挖掘其非物质性,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保护好传承主体, 充分发挥地方馆的优势,将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范畴,加强法律保护力度等。 关键词 : 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 ;影响因素 ;传承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35X 2012 05-0087-04
1 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状况 2 影响土家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的 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因素
化遗产名录中有土家族 “摆手舞”、“撒叶儿嗬”、“毛 2.1 自身传承方式的影响
古斯”、“肉连响”等传统体育项 目。这些土家族传 由于土家族居住地深处武陵大山之中,在以前
统体育项 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带动下得到了 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与外界接触很少,很长时
较好的传承与发展。但是还有众多的土家族体育项 间都过着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 自足的农耕生 目未被收录 表 1 ,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活,致使很多土家族体育项 目只能在本地世代相 表 l 未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一 览表 传。土家族有 自己的语言但没有 自己的文字,千百 主要分类 主要项 目 年来土家族的传统技艺一直靠世代 口传心授来沿 土家棉花球、高脚马、竹马球、竹铃球、跷旱 袭,且多为祖传 口授,单线传承。特别是一些被视 船 、摔抱腰、抢贡鸡 、罚界鸡、扳手劲、打飞 竞技运动项 目 棒 、抢花炮、射驽、举石锁、斗角 、飞石子、扭 为家族绝技的内容,往往在传承上有严格的规定 , 扁担、爬杆 、抵杠、倒挂金钩、划龙船、板鞋竞 技 、打陀螺 、踢毽球等 即:传里不传外、传男不传女 或传女不传男 。如 巴山舞 、划干龙船、玩狮子、玩彩龙船、泼水 黔江区中塘乡向氏武术就是固守千百年传 内不传 健身表演项 目 龙、打三棒鼓、打十班鼓、草把龙等 外、传男不传女族规,家族世代相袭传承。此外,还 争王棋 、牵羊肠、赶仗、喀蟆抱蛋、抢山头、打 有一些项 目主要是以师徒之间口传身授、耳提面命 山枪、打铁 、抓子、土地持拐棍、跳飞机、挤油 游艺类运动项 目 渣 、蹦蹦劲 、擒毛、推磨摇磨、筛落花生、排排 的方式进行传承。受传承方式的限制,土家族传统 坐、偷营、坐轿子、打三棋、裤裆棋、猪娘棋 、 金木水火土棋、皇帝棋、拦门、偷瓜等 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有些 “粘功”、“策手”、“点穴”、神打、“背牛功”、 濒临流失或消亡 。 “靠功”、鸡拳、土拳、三十六功、七十二防、 2.2 传承人制度的缺陷的影响 武术气功类项 目 策棍、花棍、大庸气功、“铁头功”、“铁辫 功”、“帕子功”、“头砸石砖”、“脖缠钢筋”、 非物质文化是活态文化,其传承和保护工作要 “腹下卧叉”、“单腿断钢柱”、“单肘破石”等 靠人去做,因此,人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 注:表 1中有部分项 目已被列入州级或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录。 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人们的重视,但 传承、保护工作人才建设则相对滞后。此外,土家
收稿 日期:2012—07—02 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人普遍老化,继承人青黄不
作者简介:甘世梅 1985一 ,女,土家族,湖北建始人 ,中学一级教 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体育。王朝军 1961-- ,男,江 接,给传承带来了很大困难。而配套的人才培养机 苏徐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制尚未形成,保障政策也没有得以完善,直接影响
作者单位 :1.建始县第一中学,湖北 恩施 445300;2.中国矿业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到传统体育项 目的研究与传承。 · 88· 体 育研 究 与 教 育
2.3 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 以我们有必要对土家族传统体育项 目进行定位分 近年来,随着现代体育的蓬勃发展,许多土家 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其
族人不再重视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 目,而是更向往 他文化的区别,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
与注重时尚的现代体育,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更为突 从而确定它在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