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炉缸中心点温度波动趋势重要性.pdfVIP

浅谈炉缸中心点温度波动趋势重要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炉缸中心点温度波动趋势的重要性 韩秀鹏 李晓强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长治046031) 摘 要炉缸中心点温度对炉况的反应有很强的滞后性,下降的初期可能对炉况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如果不控制 它的趋势,必将对炉况产生影响。 关键词 炉缸中心点温度;趋势;焦炭强度 的变化,对炉缸中心点温度波动未引起足够重视,炉况产生波动。统计、分析数据过程中发现炉况失常前, 炉缸中心点温度有明显下降的趋势,遂将2011年1月至3月份的炉缸中心点温度变化及影响进行探讨。 1 6号高炉2011年1月份炉缸中心点温度变化情况: 上图为2011年1月份6号高炉炉底中心点温度趋势图,可以看出1月16日前,炉缸中心点温度缓慢下 行趋势,从145℃下降到136℃,标志着炉缸工作逐渐变差。期间也带萤石调整炉缸,但萤石对活跃炉缸效果 不明显,反而对炉衬造成侵蚀。 1月份炉缸中心点温度趋势图 p 啪!宝啪m啪班啪m m 2 影响后果: 1月17日零点班5:55时风压突起,检查后发现18风口漏水,休风更换后于11:43时18风口又漏,再次 更换后被迫堵两个风口(共14个风口)以加快炉况恢复。1月18日监测焦炭质量变差,主要是焦炭粒度较 不能下料,造成非计划休风5.5小时,加剧了炉缸堆积,炉况恢复困难,频繁烧损风口、二套,直至21日炉况 才逐渐恢复正常。 此次炉缸中心点温度变化具有代表性,炉缸温度下降到一定水平,炉况就开始明显变差,直接证明了炉 缸中心点温度是炉缸是否活跃的一个重要标志。 3 影响因素: 外购焦,提高了外购焦炭的人炉量, 337 下表为1月份焦炭成分及强度对比: Ad Vd S Mt M40 Mlo CRI CSR 外购焦炭灰分明显高于自产焦炭,水分波动区间较大8.6%~12.8%,特别是热强度较差。焦炭质量的 变化对高炉炼铁生产指标的影响率在35%左右,占精料技术水平的影响率的一半。随高炉煤比的提高,焦 炭在高炉内的料柱骨架作用越显重要,焦炭的冶金性能、特别是热强度与渣量一起决定了炉料的透气性、渣 铁的渗透性,也就决定了高炉的强化程度和高置换比下的喷煤量,对整个炉缸的活跃以及高炉煤气流分布 都是至关重要的。 3.2熟料率降低。生矿比例上调。 1月份因球团产量难以满足高炉生产,被迫调整炉料结构,提高生矿配比由lO%增加至15%。生矿本 身具有热爆裂性、软融熔化温度区间宽、粉末率高等特点,再因天气寒冷原因,生矿结块严重,筛分困难,大 量粉末入炉,料柱透气性变差,引起煤气流分布不合理,最终影响到炉缸工作的稳定性。1月17日炉况失常 后停用生矿。 1月份生矿配比调整趋势 16 14 零12 羞lO 嗣 8 鲁46 2 O 桫9≯¨¨b≥¨◇◆◆◇◇专◇ 3.3调剂不到位,2010年12月份,炼铁厂技术方向调整,采用大富氧,以提高煤粉燃烧率,富氧量增加 至3500~4000m3/h,固定氧量,用风量来调整料速。且上部装料制度调整不位,边缘渐开,中心气流不足,炉 缸中心死料堆透气、透液性就进一步变差,煤气流也就更难穿透到中心,炉缸状况加剧恶化。 4治理措施 4.1精料,1月17日炉况失常后,停用生矿,加强原燃料筛分控制,特别是对外购焦炭粒度严格控制。 优化配煤方案,逐步提高长焰煤的配比由10%增加至33%,提高了煤粉燃烧率,减少未燃煤粉对炉渣粘度、 软熔带和中心死料堆的透气性和透液性的影响。 4.2保持一定的风速,尽量全风作业,保持大风量和连续的风量是炉缸活跃的关键。具体采取了如下 措施:①适当降低煤比,由190kg/t降到179kg/t,改善料柱的透气性。②针对炉缸不活,脱硫效果差,炉缸 热储备不足,把生铁[Si]含量控制范围上调到o.65土o.05%,保证炉缸充足的热量。③炉渣二元碱度下调 到1.13士0.02,改善炉渣的流动性,增加炉渣在炉缸中

文档评论(0)

ww88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