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北段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及重要科学意义.pdfVIP

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北段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及重要科学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2014 ·1597 · 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北段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及重要科学意义 1 2 2 1 1 1 赵明辉 徐 亚 游庆瑜 孙龙涛 黄海波 丘学林 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 510301 ; 2.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南海是我国走向深海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汪品先, 2009],具有南北张裂型、东侧俯冲型和西侧剪切 型三种典型大陆边缘;其东部边界,由于南海洋壳沿马尼拉海沟向东俯冲至吕宋岛弧之下,由西向东, 形成了由南海海盆、马尼拉海沟、增生楔、弧前盆地(吕宋海槽)和火山弧(吕宋岛弧)组成的马尼拉 海沟俯冲体系[Ludwig et al., 1979;李家彪等, 2004];作为南海惟一的俯冲汇聚边界,马尼拉海沟俯冲带 是南海完整的威尔逊循环的终点,更是解决南海的形成与构造演化等科学问题的关键。 南海东北部的马尼拉海沟,地震活动频繁,北与台湾踫撞带相连,东部有台湾- 吕宋又火山链,构 造演化极为复杂。台湾学者曾识别了磁异常条带(c17-c15 ),推断南海最早海盆扩张可能是37.8 Ma[Hsu et al., 2004; Tsai et al., 2004; Yeh et al., 2010],这与以往的南海最早扩张年龄是32Ma[Taylor Hayes, 1980; Briais et al., 1993] 的结论提出异议;最近TAIGER计划探测结果表明,此处地壳性质属于过度拉伸的陆壳 [McIntosh et al., 2013;Wu et al., 2014 ;Eakin et al.; 2014] ;那么南海东北部是否存在E-W 向磁异常条带? 此处地壳本质是什么?这涉及到南海海盆最早打开的时间问题及洋陆边界问题。南海除了地质构造复 杂,其最大的独特性是海盆内海山众多,分布广泛。而海山是认识深部岩浆的窗口,记录着南海演化及 相关深部过程的重要信息[徐义刚等, 2012]。马尼拉海沟俯冲带涉及到海底高原(海山)俯冲的科学问 题,如:古扩张脊-黄岩海山链的俯冲挤入[陈志豪等,2009] ,海山俯冲对俯冲带的方向与角度产生何种 影响?是否影响周边地震的震级大小?均是国内外科学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同时,马尼拉海沟俯冲 带是研究俯冲工厂的重要窗口,是地球表层物质与地幔深层物质进行循环的主要场所。俯冲带的结构, 特别是壳幔物质相互作用及流体运动路径的深部结构特征,是理解俯冲带形成演化及地震带发震机制的 重要基础[Stern, 2002],同时是我们在21世纪需多学科、多种技术手段共同努力完成的、整个地球科学 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 基于上述科学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地球物理探测,揭示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内部结构。但以往的研究 oN )在三维空间上的变 均建立在孤立的二维结构探测基础上,不能解决此处马尼拉海沟俯冲带(19-21 化,因此,开展大规模的三维海底地震仪(OBS )探测非常必要。然而,深地震探测方法只能解决俯冲 带的速度结构问题,却不能提供俯冲带内部的流体聚集、脱水深度及运移路径等方面的信息,为此,需 开展 OBS 与海底电磁(OBEM )联合探测技术,以获取俯冲带的深部速度结构和电性结构,力求解决 上述科学问题。 本研究由国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 参考文献 [1] 汪品先. 2009. 南海—我国深海研究的突破口.热带海洋学报. 28(3): 1-4. [2] 李家彪, 金翔龙, 阮爱国, 等. 2004, 马尼拉海沟增生楔中段的挤入构造. 科学通报. 49(10):1000-1008. [3] Stern, R. J., 2002. Subduction zones, Rev. Geophys., 40(4), 1012, doi: 10.1029/2001RG00010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