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债权法
债权总论
债与债法
债的概念
唐“听责以傅别”;宋“听债以傅别”
严格意义上讲,债法之“债”是个舶来词汇,罗马法、法国民法典都有其内容,但明确这一概念和相关体系的是德国民法典。
债的涵盖很广泛,几乎无处不在。但至少都具有约束性。
罗马法:以国法使他人为一定行为(给付)的法锁
(1)“法锁”:约束性,对债权人与债务人双向的。
(2)“给付”:不是交付,交付只是转移占有,按时、按量、按规定的品质交还是为给付,是一种广义上的表达,债的客体,并非钱、物等具体的给付,给付这种行为而是其核心意思,某种意义上讲,给付即债。
定义:特定当事人之间的请求为特定给付的法律关系。
特定当事人:债权人与债务人,债都是特定的
一方对另一方,通常是互为给付。
受法律约束的权利义务关系。
特征:
财产属性(市民社会两大关系即人身和财产)
几乎所有的债都会落实到经济财产上,主流体现是合同之债
与物权法中的财产不尽相同,债法中的财产与人身关系也有较大的关系,e.g.侵犯人身权之债(损害赔偿之债),与人身权法、人格权法相关,有保护人身权的使命
也有例外,有非财产性的债权关系,例如要求赔礼道歉,也有侵犯财产权的债权关系
可见,债权法是一种打通各个司法板块的桥梁,使民法连接为一个整体,最终实现对私权力的全面保护。债权法与物权法共同构成民法财产法的两大内容,物权的利用、物权受到侵害时的救济都需要借助债法来实现。
主体的特定性
法律关系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债的关系中,主体(包含权利人以及义务人)是特定的,非泛化的
物权中,权利人特定,义务人则不特定,只需其不作为即可
债权债务中的义务人需要为给付,也必须是特定的
当常态的物的使用状态被打破时,就可能转换为了债权关系
债权具有相对性,只能对特定义务主体主张,这是一个债权与物权本质性的差别
内容为给付(核心要素)
物权的内容是确定归属,进行利用
发生原因的多样性
引发债的法律关系各种各样,甚至相去甚远,关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市民生活有秩序,利益可期待。
原因:约定之债——合同约定、单方允诺、缔约过错
法定之债——法律直接规定,侵权、不当得利、无因管理
债的要素
债的本质即法律关系,其要素即债的法律关系要素
债的主体:债权人与债务人,第三人;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通常的、核心的、主要的,即债权人与债务人
有时还会涉及第三人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一定情形下的国家
通常对行为能力不作要求,约定之债是例外,e.g.合同有效要求主体适格,但法定之债无此要求,e.g.无因管理,不要求管理人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效力待定,追认与否
限制行为能力人已经征得同意,与其年龄、能力相适应、纯属获利的合同,无须追认
※据此,无行为能力人的类似行为可否被追认呢?刘凯湘的观点是,完全可以参照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相关规定处理
(二)债的客体——给付
客体有时也以标的代指,但不能称标的物(多为有形的物权法中所强调的物),任何债都有标的,但不一定都有标的物。不同的债,其给付的内容是不同的。
(三)债的内容——债权与债务(法律关系:权利与义务)
权利是核心,是终极目的,义务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而设立的一种手段
债权的特征:
请求权:得请求特定义务人为一定行为
民事权利划分为请求权、支配权、形成权和抗辩权四大类,其中请求权其实就是债权,而典型的支配权则是物权。
请求,不同于要求,它不是地位不平等的命令关系,债权中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是平等的;亦不同于恳求或哀求。
请求权的价值:
区别于其他类民事权利
司法中任何权利都可以派生出其相应的请求权,请求权非本权,是基于相应的本权为请求权基础的。
但债权本身就是一种请求权,债权之上仍可发生再次请求权
因而,请求权其实可以包括:债权与权利受侵害时请求救济的权利
请求权竞合e.g.甲乙与旅游公司订立合同随旅游团出游至内蒙古草原,根据旅游公司的安排进入一草原旅游区内的某景区,甲乙自己选择付费进行草原摩托自驾游项目。但景区未设立明确标志告知游客自驾游范围区域,甲骑着摩托载着乙超出了景区安排的范围到了公路之上,两人被卡车撞死。交警队事故责任的认定:卡车司机60%,甲乙二人自己40%。该案为债的纠纷,则甲乙与旅游公司和该旅游区为旅游服务合同违约之债,与卡车司机则为侵权损害赔偿之债。
相对权
主体特定:相对于特定的权利义务主体
效力相对性:及于特定债务人的效力
e.g.物权作为一种绝对权,其效力及于不特定的任何人
内容相对性:债权债务是确定的,特定的,相对的,已经在合同中约定或直接由法律规定的
债的相对性也被称为债的封闭性原理。
现代社会发展中,相对性不断被突破,法律规定了例外情形涉他合同:合同的当事人为第三方设定权利或义务,这是在19C后渐渐被接受的,不同国家对其法律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