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78· ‘工程力学)增刊 1999年
古代砖塔有限元分析
阎旭魏德敏
(太原理工大学土木系,太原030024)
提要本文采用通用结构分析有限元程序,对某古代砖塔进行了动力特性的计算分析.得出了结构
的周期及其相应的空间振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古代砖塔,有限元分析.耦合振型
1 绪论
塔起源于印度佛教,在我国亦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砖塔的横截面多为正多边形及
圆形,尤以正方形及正八边形为主,层数多为单数,横截面方向的尺寸与纵向尺寸相比相
去甚远.因此塔给人们的直观印象是:高耸、壮观。这种结构形式为高柔型,周期较长。
永祚寺亦称双塔寺,位于湿险性黄土地区。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修建。寺内
有双塔两座,塔高54.13米,塔身中空,共分十三层。由底向上,各层高度递减。塔平面
呈八角形,底层直径为10.56米,顶层为8.99米(加塔檐),逐层收分。二层以上,每层
开设窗洞两个,各层正交相错,其余六边为隐砌门形:底层则开门洞一个。塔身内有阶梯
洞,沿塔身盘绕而上,十一、十二、十三层为暗层,檐下镂刻斗拱,檐上饰有琉璃兽头,
非常壮观。东塔曾经发生过严重倾斜,后经纠偏,修复一新。纠偏前后,有关方面组织专
家进行了一系列测量和实验研究,取得了重大宝贵的数据。
本文采用SAP5程序,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并将其结果和实验测得的动力反应数据做
了一些比较,得出一些结论。
2计算模型
太原市永柞寺东塔为砖构八角形塔,位于太原市南郊郝庄村南,该地段属于三类场地,
如图1、图2分别给出二层平面简图:(a)、(b)与立面简图,由于每层在一定高度处开有洞
口,故有将每层塔分成两组单元:(a)组为有窗洞的单元,(b)组为无窗洞的单元,两组
9 3
均开有楼梯洞。基本单元为八结点块体单元,共有5 2个结点,2 1个单元。从其几
何特性和受力特性来看,整体结构及其划分的单元都设为三维弹性体.故应作为三维问题
进行分析。
褥旭.女.197410出生.硕士研究生
‘工程力学’增刊 1999年 ·479·
∞0
田1永柞寺末塔平面俺圈 田2永柞守末塔立面筒圈
3.动力计算
采用有限元法对整体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得出前九个周期及频率,如表l所示.并给出
其中的几个振型图。如图3至图6:
表1 永祚寺东塔固有频率和振型
振型号 擐型类型 陬频率(rad/s)频率(cycle/s)周期(s)
l x向第一 5.435 0.8650 1.156
2 Y向第一 5.496 O.8747 1.143
3 x向第二 23.10 3.74l 0.2673
4 Y向第二 23.96 3.814 0.2622
5 扭转第一 3L99 5.∞1 O.1964
6 竖向第一 41.70 6.637 0.1507
7 x向第三 53.5l 8.517 0.1174
8 Y向第三 54.50 8.674 0.115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