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群众路线的终身成功实践者【荐】.doc
群众路线的终身成功实践者
—?记华西村党委原书记吴仁宝的先进事迹
“吴仁宝”,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响亮的名字。他之所以能走进人们的视野,感动万千的人群,不仅是因为他一手创造了“华西奇迹”,更在于他始终恪守“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的公仆情怀。如今,他虽然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土地,但却永远的活在人民的心中。这也正如他在世时常讲的那样:“一个人死了,死即了了,但了的是物质的东西,精神形象不会了!”
金秋十月,走在华西村的土地上,硕果飘香的田园美景,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会让人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特别是村口那块记录老书记经典话语的标语牌前,总能见到一群又一群路过此处的人们,在这里驻足品味和感悟……
这样的场景,也印证了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在老书记去世后所讲的一句话:“生命不等于呼吸,重在精神的延续。”这种精神,就是“吴仁宝精神”。如今,在华西5万多名村民职工中,人民群众无不形成了这样一种新的共识:以弘扬老书记精神为本,以传承老书记品德为重,以践行老书记作风为荣!
“老书记一生恪守的优良作风,为我们实现‘华西梦’、贡献‘中国梦’,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村民们坦言,在华西人的心目中,老书记是一位真正的群众路线实践者,他的一生其实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生!
为圆富民梦,他依靠群众:坚持坚定信仰不动摇,改革创新促发展
老书记这一生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无微不至地关心群众。他经常讲,一个人要有信仰,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为民谋利益的一面旗帜。无论任何时候,我坚信一点,共产党是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幸福的。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让老百姓先富,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像老书记亲自编写的《村歌》当中,第一句就是:“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像他家里挂的毛主席像,几十年里从未拿下来过;像他病重时每次清醒过来,就叮嘱我们要信仰共产党,要学好十八大精神,要贯彻好两会精神。他对共产党的信仰,甚至到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他在上海医院时,他89岁的姐姐吴兰娣去看望他。老书记对他姐姐讲:“你呢,是信佛的,有时候也是信迷信的。我呢,是不信这个的,我只相信共产党!”
正是因为信仰共产党,他早在1961年华西建村时,就燃起了带领老百姓摆脱贫困的梦想。当时,有一首民谣唱出了华西的窘境:“高田岗,高田岗,半月不雨苗枯黄;低田荡,低田荡,一场大雨白茫茫。旱灾水灾无法抗,农民见了心发慌。”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他与党支部一班人研究制定了《十五年发展远景规划图》。于是,他率领群众起早贪黑,冒严寒、战酷暑,靠着肩扛手推,白天田间管理,晚上平整土地,一天要干10小时。有一次劳动中,老书记腰扭伤了。吴岳歧等村干部劝他去医治,但他为完成任务,200多斤的担子一直挑到夜里10点才收工。第二天一早,他又第一个来到了工地。在他的影响下,村民们个个“头昏肚痛不算病,腰酸肩痛不脱劲,烂手烂脚不缺勤,不达目标不罢休”。看到群众为了集体奋不顾身的身影,他又思考着:“叫群众脱皮掉肉,是干部没本事。我们不仅不能让群众脱皮掉肉,还要长肉,增加体重。”于是,他亲手操持开班了华西农忙食堂,为百姓提供可口的饭菜,茶水、点心送到田间地头。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华西人最后只花了7年时间,硬是用人工重造了山河,搬掉984条田岸,削平57座土墩,填平39条沟渠,完成110多万方土,用了27万个人工,把原来13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改造成400多块能排能灌的高产稳产大田,至1972年全村粮食亩产超过一吨粮(三熟),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曾经的“做煞大队”,也变成了“幸福大队”。
老书记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群众的温饱解决了,但村民的“钱袋子”还没能鼓起来。为此,他动足脑筋,说服群众,从邻村买回了一盘大石磨,办起了粮食饲料加工厂,点燃了华西工业化的希望。“农业学大寨”时,老书记带领华西人表面上搞得沸沸腾腾,暗地里悄悄办起了一家小小的五金厂。为了保密,他和村干部让人在工厂的四周筑起围墙,窗户蒙上厚布,对外守口如瓶。这个小五金厂隐姓埋名10年,第一年就为村子挣了5万元。当初,这个小厂仿佛隐藏在原始森林中一样,很多参观者感叹道:“只听机器响,不见小工厂”。到改革开放前夕,全村的工业又有了长足发展,先后创办了板网厂、药械厂、织布厂等一座座工厂。这时,当绝大多数中国农村还在为能否办厂争论不休的时候,华西已有了雄厚的经济家底。
1985年8月19日这一天,是很多华西党员干部难忘的一天。炎炎烈日下的南京雨花台烈士群雕前,老书记率领全村党员干部庄严宣誓:“我们决心苦战三年,目标一亿,谁若三心二意,老天不容,百姓不容!”宣誓尚未结束,老书记已是泪流满面。突然,雷声大作,骤雨倾盆,泪水、雨水交融一起。然而,任风声再响、任雨点再大,老书记依旧凝然不动,面对着村干部们大声说:“我们跑了两百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PRA 4000.9-2025 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技术要求 第9部分:运维管理系统.docx VIP
- 2025年部编六上语文《草原》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pdf VIP
- 《直播电商基础与实务》-教案 项目8直播电商平台运营实战-教案.doc
- 抗凝药物临床应用指南.pptx VIP
- 学堂在线《医学科研设计》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庞加莱猜想证明概述.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9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药物化学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电子教案.doc VIP
-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案.docx VIP
- 2024年山东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考试真题解析 .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