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展平安边界建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doc
开展平安边界建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湖北省民政厅
在民政部大力指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相关部门配合支持下,我省各级民政部门及界线管理工作者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有效维护了边界地区和谐稳定,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平安边界建设工作
2007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办等10部门《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和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意见的通知》精神,不断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工作,2007年8月,由省综治办、省民政厅等10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10月下发了《省民政厅贯彻落实〈省综治办等10部门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精神、做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2008年3月,我厅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通知》,并向各市州、直管市民政局下发了《平安边界建设情况调查提纲》;4月,省厅成立了平安边界建设领导小组,厅长任组长,分管厅领导为副组长,有关处室和各市州民政局局长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省厅区划地名处;5 月,省厅下发了平安边界建设验收评比标准;6月,省厅主动与省综治等部门协商,成立了省级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议事协调机构。2008年,我省与重庆共同召开了鄂渝线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并邀请民政部勘界办及部分省市界线管理同行交流经验,促进了我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
各级民政部门积极主动与综治等有关部门沟通协商,制定平安边界建设政策文件,拟定平安边界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成立相关工作机构。全省共有75%的县(市、区)成立了以分管副县(市、区)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民政局长为副组长,国土、林业、水产、公安、矿产资源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平安边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民政局长兼办公室主任,建立健全了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有关乡镇参与的界线管理联动机制。同时,明确党政主要领导是平安边界建设第一责任人,政府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有关部门各负其责,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把创建平安边界、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情况纳入民政岗位目标进行考核,并与责任人的政绩、晋职晋级和奖惩紧密挂钩,为平安边界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着眼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认真做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
(一)签订毗邻双方平安边界共建协议。2007年以来,我省分别与江西、河南、陕西、安微、湖南省和重庆市签定了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的协议或通知。鄂渝线85%、鄂陕线80%的对口县(市、区)制定了平安边界创建文件或协议。鄂渝线建始与奉节段、利川与石柱段,鄂湘线荆州、咸宁与岳阳段,豫鄂线信阳与黄冈段,赣鄂线黄梅与浔阳段、通山与武宁段、通城与修水段等,结合实际制定了《睦邻友好公约》或平安边界建设的实施意见。省内的市州界线37条,毗邻双方联合制定了平安边界创建文件或协议的占95%;全省县级界线253条,毗邻双方联合制定了平安边界创建文件或协议的占75%。
(二)建立联席会议、定期互访沟通制度。一是建立联络员制度。省、市、县都明确了平安边界建设联络员,界线双方民政部门建立联席会议与联络员定期互访、座谈沟通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举办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互通信息,交流情况,排查隐患,协调解决边界地区纠纷。二是建立会商机制。每年边界双方的县市政府都要召开联席会议,交流思想,促进工作,起到了“亲戚越走越亲”的作用;一些县市每年举行几次由分管县市长和民政等部门参与的交流座谈会,共同研究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解决相关问题。例如,湖北赤壁市赵李桥镇与湖南临湘县羊楼司镇、湖北黄梅县与江西九江市浔阳区等实行定期互访,双方干部群众感情不断加深。三是签订平安边界建设睦邻友好公约。边界双方的县市、乡镇结合实际签订友好公约,将国家界线管理条例、界桩维护、文物保护、资源保护与利用、插花地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边界纠纷调处、民风建设、区域合作等内容囊括其中。例如,湖北竹溪县与重庆巫溪县以及陕西镇坪县、平利县等签订了平安边界创建公约,促进了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建立界桩及标志物委托管理制度。县(市、区)和乡(镇)以责任书的形式,将界桩及相关标志物的管理落实到管护员,规定护界内容和措施,明确相关责任,要求管护员定时清除界桩周围的遮挡物和威胁安全的物体,对松动的界桩予以加固,对边角磨损的界桩予以修补,对界桩字迹模糊的予以刷新。界线毗邻的乡镇、村大部分签订了睦邻友好公约,共同管理好界桩及其相关标志物,维护法定的界线。黄梅县将8颗界桩分成二类,一类为山区界桩3颗,一类为平原界桩5颗,山区和平原界桩每年每颗分别安排一定维护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赤壁市民政局与有关村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除了村(居)委会做好日常界桩管理外,每年6月和12月,市民政局和有关界桩管护员要一起到实地共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