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守望:每个智障孩子体面地生活.doc
我们守望:每个智障孩子体面地生活
我校创建于1988年,1995年迁入现址,2000年开始从聋教育向培智教育转轨,现在已是一所九年义务教育寄宿制培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校舍面积2000多平方米,有7个教学班近80名学生,26名在职教职工。
扬中地域小,人口少,学校创办之初规模定位就小。我校立足实际,从2003年开始致力在全省率先实施从聋教育向智障教育的转轨并取得很好的经验,得到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关注。2006年暑期召开的全省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当时的扬中教育局顾明社局长做了“从聋教育转向智障教育”的专题经验介绍,赢得如潮好评。我校在省特殊教育界有了一席之地。目前,江苏省特殊教育基本形成了省会城市办盲校、地级市办聋校、县级市办培智学校的发展格局。许多特殊学校至今还徘徊在办聋校还是培智学校的十字路口,我们早就成功转轨并在培智教育领域里实践研究了十年。
我们从这里起步
面对智障学生,从事聋教育的教师们束手无策,尽管都是特殊教育领域,但学生差异太大,聋教育专业的知识平移到培智教育领域根本无法运用。我们行政首先转到培智部去教学,和老师们一起分析学生、研究教学对策。
从事特殊教育,需要有信仰。政治学习通过主题式学习、案例分析改良教职工的思维、行为方式,改善教职工的工作品质,不断提升教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们修正学校“三风”,制定了《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师德修养十条》,定期向教职工们推荐书刊、文章和影视,教职工因此在师德修养、专业素养等方面有了质的变化。
学校形成了这样不成文的规定:凡面向普教教师举行的学习、研讨、培训等活动,我校相关教师必须参与;凡必须参与的活动教师们力求张扬特校个性,展示特教风采。
学校是师生心灵净化的摇篮。精心布置宣传橱窗、教学楼走廊、特色课表和教室。建立了教师每月阅读摘抄反思制度、班主任手记、月汇报制度等。一篇篇优秀的、有质量的手记、反思由校长推荐到学校的校园网上,供大家学习、借鉴。
我们这样求发展
在初期的适应后,我校确立了三步走策略:即先办成规范的有一定内涵的学校,再办成有个性的特殊教育学校,最终创建成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以“一切为残疾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服务”为办学宗旨,以“致力于适性的特殊教育 让智障孩子体面地生活”为办学理念,以“尊重差异 以生为本 适性教育”为教育理念。让智障孩子更体面地生活,是我们这个培智教育团队永恒的工作主题。
我们一直把课程建设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培智学校的教育教学要“以生活为核心,培养适应社会的合格公民”。因此,构建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初步构建了“生存教育 开发潜能”的课程目标:重度智障学生学会自理生活;中度智障学生学会适应社会;轻度智障学生学会自食其力。
我们的课程
新的课程分为一般新课程和选择性课程,选择性课程包括康复训练课、技能训练课、单元主题活动、展能课、个训课等等。一般性课程强调“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功能,针对学生素质的最基本要求,着眼于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选择性课程着眼于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强调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相关服务,我校开设了感知、康复、信息技术、主题单元活动、展能课等等。与此同时,我校每周还开设了一定数量的个别化训练课,涉及到的个训辅导课程有孤独症康复、脑瘫康复、心理健康、语言康复、蒙氏、感觉统合、运动康复、生活适应等。我们信奉适合智障学生生存与发展的教育就是最好的培智教育,试图通过九年的学校教育改善智障学生一生的生活品质。
口语交际课、影视欣赏课、主题单元活动、展能小组活动(康复个训)。我校的展能小组活动课程2013年年底参加了镇江市“双百优秀社团”的评比,获得了2013年镇江市“双百优秀社团”。
二、我们的教材
我们和教研室领导商量,教师不再写传统的备课笔记,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组织教材内容、整合课程资源上,《烹饪与生活》和《生活适应》两本校本教材获镇江市校本教材的评选二等奖。我校课程资源库已经收入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等14门学科的300多个有效资源,其中86个被镇江教育信息网和扬中教育信息网录用。
三、我们的教学
让智障孩子体面地生活,是特教工作永恒的主题。智障孩子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智商低;二是社会适应性差。面对中重度智障学生,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让他们学会生活自理,减少社会和家人支持和辅助。因此,遵循智障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在课堂上、模拟情景下,我们教给中重度智障学生居家生活、社会生活的知识并努力训练技能。他们看似掌握了知识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