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效开展《〈论语〉选读》教学的对策.doc
有效开展《〈论语〉选读》教学的对策
自浙江省高中语文的第一本选修教材即语文版的《〈论语〉选读》开始施教以来,大多数一线教师对于《〈论语〉选读》的教学感到既兴奋又惶恐。兴奋是由于终于可以用传统的经典文学著作作为教材,让学生触摸古代经典、传承文化精髓了。惶恐一是由于担心自己水平不够,不能很好地传达出《论语》的精髓;二是由于每一课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都是古文内容,半学期下来可能会使学生身心俱疲。
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自《〈论语〉选读》开课以来,发现《〈论语〉选读》的教学现状误区多多,真的是不容乐观。课改的今天,面对丰富多样的选修课,问一问自己:它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学科有什么特色,应提出怎样的要求,使用何种教材以及相关资料,需要多少教学时间,选择哪些有价值的内容来教学,怎样组织展开教学,采用何种评价方式等,但很多时候并不能清楚地回答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都不能回答这些问题,难道还要求学生能说个所以然吗?
通过教学的实践,发现采取多种对策的教学对学生而言是最为有效的,现归纳如下:
1、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适时参与归纳。
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的限制,不可能对几千年前的作品感受得那么准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效发挥引导作用,尽全力引导学生进入感兴趣的讨论交流中。例举教者常用的两种方法:
实践一:联系现实情感化
联系现实是学习《〈论语〉选读》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否则,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就成了一句空话。联系现实最有效的方法是用《论语》中具有警醒意义的语录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言行,教师结合现实,用感性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进入到学习的进程中,例如:
概括《〈论语〉选读》用了这么一句话:“思接千里述往圣,视通万里启后贤。”
导入:“大家通过学习《〈论语〉选读》,并不是都要对儒家的学说‘信奉受行’。而是在读了《论语》之后,对肯德基、NBA不再迷恋;知道我们五千年智慧的究竟,从此不再妄自菲薄……跟大家讲述一些推己及人的悲剧英雄,并不是指望大家今后一定要像他们轰轰烈烈,而是要让大家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那么平庸那么矮小,这个世界上还有巍巍昆仑屹然挺立,永远值得我们景仰。”
对《论语》意义世界的理解:“由敬而爱,因为爱而永恒——这便是《论语》产生的原因。学生们敬重孔子,爱戴孔子,这种质朴热烈的情感发展到极致,他们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可惜,孔老师不喜欢高谈阔论,反对巧言令色,学生们得以记录的内容少之又少。但多年以后,学生们发现这些笔记弥足珍贵,于是自发地弘扬,任重道远也不亦乐乎。从这个意义上说,《论语》真是世界上最早的最伟大的课堂实录,足以令我们现在的老师汗颜。”
实践二、外引资料趣味化
毕竟我们对于《〈论语〉选读》的接触刚开始不久,其中还有很多的疑惑。单靠一个教师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融会贯通的,更何况还要把这些内容教给我们的学生。所以,从多方收集参考资料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可是,高中生并不是大学生,整天面对一些枯燥乏味的研究资料只能使他们产生厌倦感。所以教师就需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其中对于外部研究资料的选择上,教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试着找一些含有趣味性的段落、篇章,尽可能从文化、历史、思想等多角度让学生学会思考社会、思考人生、思考自我。从教学的实践来看,其效果要比单纯的研读要有效的多!且看如此概括孔子总的印象: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栖皇,也很无奈,唇焦舌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这才是真相。”(《读书》2007年第3?期)
2、 努力使课堂教学丰富化,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践一:课型辅助多样化
由于教材的特殊性,《〈论语〉选读》的教学必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可是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长时间下来效果肯定不好。《〈论语〉选读》教学指导意见推荐了六种课型,分别为教师串讲课型、主题讲座课型、读书报告课型、评点交流课型、课题报告课型、作业练习课型,并且说明“六种课型,只是相对的分类,并不是不变得规定。教师在教读过程中完全而且应该有所侧重,有所兼容,有所选择,有所创造”。 选修课的教学与必修课的教学是有区别的,选修课的教学是在必修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的知识、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文学审美能力、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可见,从中进行精心的挑选或另创造十分有必要。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以下几种方式最感兴趣:
(1)、电视讲座课。毕竟许多中学教师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对《论语》也没有足够深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