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线性编辑》视频公开课拍摄与编制.doc

浅析《非线性编辑》视频公开课拍摄与编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非线性编辑》视频公开课拍摄与编制.doc

浅析《非线性编辑》视频公开课拍摄与编制 摘要:本文以《非线性编辑》课程中“影视作品节奏的后期处理”为教学内容,按照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的基本流程,拍摄并完成了本讲内容的视频制作。该视频包括理论讲授与技能演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在演播室完成拍摄,后一部分通过计算机桌面捕捉程序完成录制,最后在Premiere软件中完成作品的编辑与合成。本设计还详细讨论了视频公开课拍摄与编制的技术路线、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对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同类视频公开课的拍摄与编制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 视频公开课; 后期编辑; 节奏处理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学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OCW项目的推动下,视频公开课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教学资源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这种新兴形式的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使得受益主体并不仅仅是在校学生,同时也是社会大众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对《非线性编辑》这门课程中的其中一讲进行拍摄与编辑,采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复学习的学习资源,并且也有利于教师针对视频中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改进,顺应了网络环境下资源型学习模式的趋势。不仅如此,在大学视频公开课运动展开如火如荼的今天,还能够将以讲授为主和以演示为主这两种模式结合起来,丰富了公开课表现类型,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而为今后该门课程的后续制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正文 笔者通过大量观看中国视频公开课上的视频,例如:南开大学的《六大名著导读》、南京师范大学的《诗意人生五典型》、北京大学的《影片赏析》、广西大学的《动物寄生虫与公共健康卫生》等等,了解到一节视频公开课主要包括这么几个要素:片头(主要展示学校、课程名、以及讲课教师)、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教学媒体的使用)以及片尾(主要是介绍视频公开课制作单位以及制作时间), 并且大部分公开课所采用的拍摄手法一般都是主摄像机在教室或演播厅后方拍摄教师,辅摄像机在教室拍摄学生以及PPT课件,偶尔还利用辅摄像机专门拍摄教师面部神态的。 后期编辑中,在PPT字幕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将辅摄像机拍摄到的直接导入到视频中,还有一部分是将原有的PPT课件转化为图片格式插入到视频中;在呈现PPT方面,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体态或者手势引导和话语引领来呈现,在呈现效果上,也主要采用硬切和叠化两种效果居多。而两个景别之间的切换一般都采用硬切的手法,还有采用放映PPT字幕过渡的手法来切换。 (一)、作品技术路线、参数及视频内容介绍 1.技术路线(如图3.1所示) 图3.1 公开课技术路线 2.参数 公开课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编码、不包含字幕的MP4格式,字幕格式为外置srt字幕,视频分辨率为标清720*576(4:3),帧率为25f/s[1]。 3.视频内容介绍 (1).视频内容结构:理论讲解+操作演示+课堂总结+课后作业 (2).理论讲授内容:(如图3.2所示) 图3.2 公开课理论知识框架 (3).操作演示内容:(如图3.3所示) 图3.3 公开课演示操作框架 (二)、作品制作过程 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前期拍摄阶段、后期编辑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包括拍摄场地的选择、拍摄器材选取以及器材熟练度操作[3] (1).拍摄场地的选择:选取演播厅作为拍摄场地--有灯光照明系统和回音消除壁,能够满足拍摄公开课的硬件要求。 (2).拍摄器材的选取:摄像机是索尼Z5C两台,附带还有三脚架、电池以及录像带。 (3).器材熟练度操作:熟悉拍摄器材的设置、操作以及拍摄手法的运用。 2.前期拍摄阶段 拍摄教师讲课过程:一台摄像机作为主机,拍摄全景,放置在教师正前方,拍摄整体的教学活动;另一台作为辅机,拍摄中近景,放置在教师的左前方。 3.后期编辑阶段 包括软硬件环境、时间线编辑、PPT字幕制作、技能演示录像、同期声字幕制作、片头制作、格式转换 (1).硬件环境:编辑设备——DELL PC以及教室电脑;设备配置(教室电脑):惠普显示器、intel i5处理器、4GB内存、1400GB硬盘。 (2).软件环境:window7专业版系统,后期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 CS6;片头制作软件:Adobe After Effects CS6;屏幕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 8;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 CS6;音频处理软件:Adobe Audition;格式转换软件:Format Factory;同期声字幕制作软件:SRT字幕制作助手;刻录软件:Nero Express Portable。 (3).时间线编辑:新建序列,选择DV PAL制式标准48KHz,在编辑菜单下选择

文档评论(0)

ltc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