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临考猜题课件:第1部分第2章 增分突破1 四类实词,字字对译.ppt
【对比分析】 采样得分 (1)0分 (2)①2分 ②3分 ③3分 扣分依据 (1)B项“劳”为慰劳、犒劳之意。“劳”为烦劳,是现代汉语之意,用在此不正确。 (2)①供:供奉,属一词多义,理解错误。祭礼:应是两个词,属单双不分,应各自翻译成双音节词,祭祀和仪式。因此扣2分。②左右:左右的人,随从。属古今异义,未翻译出来。因此扣1分。③良:的确,诚然,确实。未能翻译出来。扣1分。 规范答案 (1)B (2)①学田(收益)是用来供给祭祀仪式、培育人才的,怎么可以卖掉? ②(世祖)说他诽谤诋毁大臣,丧失了礼节规矩,命令侍从打他的脸颊。 ③我猜想你们怎么(会)是造反的人呢,确实是由于官吏的卑污暴虐造成的。 定向规范 六种实词释义方法 一、音形训义法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可以通过字形来解释词义,是谓形训;还可以通过字音来解释词义,是谓音训(或者叫声训)。如: 解析 昧,形声字,从日,未声,音mèi。从日,与光线有关。《说文解字》:“昧,爽且明也。一曰暗也。”可见,“昧”字本义为“日出前天将明而未全明”,引申为“糊涂”“冒犯”“违背”等。而C项中理解为“冒犯”,不恰当,根据上下文语境应该解释为“违背”才通顺。 答案 C 二、对文断义法 所谓对文,是指在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意相关的对句中,相对应的词语,在意义上常常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关系。比如成语“尔虞我诈”,相对应位置上的“虞”和“诈”,“虞”可能不了解,但“诈”是“欺骗、欺诈”之意大家都懂,就可以推知“虞”也是“欺骗”之意,从而求出该成语的意思是互相欺骗。同样的道理,文言文中,很多对文的词语可以互训。对文训释的意义在于据已知训未知、由易知训难知。这就便于我们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如: 解析 D项,“由”应该理解为“出于”。而C项干扰较大,致使很多考生误选。其实C项中“人众车舆”是一个典型的对文,“人”和“车”都是名词,根据对文的特点,“众”和“舆”词性也应该相同,意义也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再联系上下文,文中是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因此可以猜测C项,将“舆”解释为“众多”是对的。 答案 D 三、语法辨义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要判断文言实词的具体词义,可先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了解这个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即了解这个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这个词和其他词构成的语法关系来推求它在句中的词性、用法和意义。如: 解析 A项,命题者将“著”解释为“显著”,理解为形容词,修饰限制后面的“令”字,这样理解明显不妥,因为这个句子中,“著”处在谓语位置上,并且后面带有宾语“令”,因此,应该理解为动词,意思是“表述”“写成”,“著令”的意思是“书面写定的规章制度”。 答案 A 四、语境推义法 文言实词大多具有多义性,即词义是不确定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要确定一个实词在文中的确切含义,我们可以联系语境进行具体分析。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如: 解析 C项,“预”是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在古汉语中确实有“参与,加入”的意思,但在这里将“参与,加入”的意思代入到句中,觉得不通。再联系上下文语境来看,第五段整体上是围绕曹彬的“料事在前”来写,因此“预”在这里应该是“预先”的意思。 答案 C 五、成语证义法 成语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是古汉语留给现代汉语的“活化石”,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推断出文言实词的词义。如: 六、联想明义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即所谓立足于教材,选材于课外。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联想学过的课文例句,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确定试题中的实词词义。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同学们,牢记课文经典例句。如: 解析 B项,将“遏”理解为“禁绝”,不妥,因为“遏”后面带的宾语是“水陆津要”,是地方,如果解释为“禁绝”,那应该是禁绝某些事务。从语境来看,文段是说九真太守李逊听说刺史滕逊之要来交趾赴任,就分别派遣两个儿子截断水陆要道,阻止滕逊之上任。因此,这里的“遏”宜理解为“阻止、阻拦”。这一义项我们可以联想到学过的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浪遏飞舟”来印证。 答案 B 增分突破一 四类实词,字字对译 [考情快递]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高一语文课件:19《元曲三首》(粤教版必修三).ppt
- 2015年高一语文课件:1《黄山记》(粤教版必修三).ppt
- 2015年高一语文课件:2《瓦尔登湖(节选)》(粤教版必修三).ppt
- 2015年高一语文课件:3《巩乃斯的马》(粤教版必修三).ppt
- 2015年高一语文课件:4《说数》(粤教版必修三).ppt
- 2015年高一语文课件: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粤教版必修三).ppt
- 2015年高一语文课件:6《寂静的春天(节选)》(粤教版必修三).ppt
- 2015年高一语文课件:7《这个世界的音乐》(粤教版必修三).ppt
- 2015年高一语文课件:8《足不出户知天下》(粤教版必修三).ppt
- 2015年高一语文课件:9《祝福》(粤教版必修三).ppt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临考猜题课件:第1部分第2章 增分突破2 虚词不虚,重在落实.ppt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临考猜题课件:第1部分第2章 增分突破3 特殊句式,特殊翻译.ppt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临考猜题课件:第1部分第2章 增分突破4 文意通顺,力争满分.ppt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临考猜题课件:第1部分第3章 增分突破1 三类形象鉴赏攻略.ppt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临考猜题课件:第1部分第3章 增分突破2 炼字类鉴赏答题要领.ppt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临考猜题课件:第1部分第4章 增分突破 三步阅读法,轻松搞定论述类文本阅读题.ppt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临考猜题课件:第1部分第5章专题1 增分突破1.ppt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临考猜题课件:第1部分第5章专题1 增分突破2.ppt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临考猜题课件:第1部分第5章专题2 散文阅读 增分突破1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三字经.ppt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临考猜题课件:第1部分第5章专题2 散文阅读 增分突破2 突破文意概括题三妙招.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