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北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几个问题探讨.pdfVIP

关于东北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几个问题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崩中闻^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董为扛犏北承:海洋m版社.2004253~261 oftheNinthAnnual ofthe Proceedings Chinese ofVertebrate —— Symposium Society Paleontology 里竺些鱼鉴·(塑旦鲤!!墅里!!!!旦竺竺!堡坠!!!±!!!兰11——一一…一 关于东北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几个问题的探讨 傅仁义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03) 摘要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问题,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问题, 近些年国内发现一些线索。我国东北地区目前也发现较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甚至更晚 的遗址,同时也发现较多新石器时代偏早的遗址,其中,也有代表细石器文化传统的 文化内涵。这些资料对进~步探索东北地区旧石器晚期文化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问题, 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本文就东北地区过渡时期有关问题,如中石器时代问题、新石器 时代早期年代问题等进行浅述和探讨。 关键词 东北 旧石器 新石器 中石器 细石器 1引言 考古资料表明人类历史可追溯到距今3Ma左右甚至更早,但有文字记载的“文 明史”只有4~5ka,绝大部分为漫长的无文字记载的“史前史”,即考古学上的石器时 代。石器时代的概念早在18世纪中叶已有人提出,但到19世纪才被丹麦人汤姆森 (Thomsen)正式用于考古分期。他主要根据用来制造工具的原料而将史前史划分为 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1865年卢伯克(Lubbock)又根据石器的 制作方法,将石器时代再划分成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即与“打制石器”和“磨 制石器”的称法相对应。如果按生物地层学划分的标准,那么旧石器时代相当于“冰 河时代”(或第四纪冰期)或更新世(亦称“洪积世”),新石器时代则相当于冰后期 或全新世。 2东北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我国东北地区也与全球一样,无论人类体质特征、 文化发展的进步性和社会形态以及古气候的变化,都呈现出崭新的局面。晚期智人 (LateHomo sapiens)在即将结束之际把人类历史载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旧石 器时代晚期文化的进步,带动着整个社会的前进。从考古发掘的资料看,旧石器时代 晚期人类制作石器技术逐渐趋于小型化和细化,同时出现用刮、钻、磨等工艺技术生 产骨制品,以及反映精神生活的装饰品,这些都象征着新石器时代即将来临。东北地 傅仁义男.56岁。辽宁丹东市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古脊椎动物与旧石器考古研究 区1日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其成谢有两种出素超着主导作用,一 是地质、地理条件,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生存条件,从而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生产和 生活方式,二是文化技术类型的继承和发展,以及本地区与邻近文化的联系,彼此之 间有继承也有发展,主要反映在石制品的素寿毒、技术积类型方面。从东北目前发现的 一些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看,基本以小型石器为主,大型砾石石器为辅的特点。我国 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提出华北旧石器文化可分为两个大系统:一为“大石片砍砸 器一厚尖状器(三棱尖状器)系”或称“匿河一丁村系”,~为“小石片一船头刮削 器系”或称“周口店第一地点一峙峪系”…。前者大石片传统是以巨厚石片、两面加 工的手斧和j棱尖状器为典型器物,后者小石器传统是以尖状器、投射器、小型刮削 器、雕刻器和石镞等器型为代表的典型器物。 在华北大石片砍砸器一厚尖状器系统发展较缓’1曼,而且趋于器型较稳定的工具, 一直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山西怀仁鹅毛口遗址,这是一处石器制造场,除发现厚尖状 器、两面加工的手斧和龟状斧形器外,还有磨光石斧、石锄、石镰等新型工具,其打 制方法均源于“匾河一丁村系”豹同类器物的原始状态。东北地区馏石器时代晚期的 以大石片为母体的大而厚重石器均少见,距今两万年前的海城仙人洞遗址发现少量的 C//I左右,与此相反的小型 大型砍砸器和较为厚重型的石球,其长度和直径也只有10 石器为主的“小石片一船头副削器”

文档评论(0)

zaqxsw1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