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出遥远的历史,走进现实的生活.doc
走出遥远的历史,走进现实的生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贴近现实生活
李志亮
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中学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缺乏生气,远离生活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体现历史的德育功能,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求历史教师学贯古今;历史知识要鉴古通今;以历史为今借古用今,让遥远的历史贴近现实生活。
关键词 遥远 现实 德育 历史教学
历史课程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门智育与德育相统一的课程。然而,在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中却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即遥远的多,现实的少;理论的多,实际的少;抽象的多,具体的少。本来活生生的历史成了缺乏生气,远离生活,学生大都不感兴趣,不愿意接受的内容,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历史学因不能直接带来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效益,往往被人冷落。而传统的历史教学基本上是小学小故事、中学中故事、大学大故事。历史课被演绎成了“故事会”,历史课程因此丧失了其固有的教育功能。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1]。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认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种,是要使学生“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2]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只有从古老久远中走出来,贴进学生的现实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深切地感悟到生命的伟大,生活与人性的美好,才能去追求比生活本身更为高远的东西。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贴近生活。
一、学贯古今,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要有时代特征
自古至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都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历史教师不但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还是青年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做一个知识渊博,学贯东西,上知科学,下晓民情民俗的学者,更要做一个汲取历史人文精华的思想者。
历史学科是个知识性很强,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地理、天文、历法、生物、建筑等相关的学科知识。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除具备系流、渊博、扎实的历史知识外,还应加强自学,广泛涉猎,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历史学科所要认识的是人类社会已经过去的,不可重复的,不能亲身经历和直接观察到的那些社会生活过程和现象。[3]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远离时代,远离现实生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历史贴近生活,历史教师应当是一个具有时代人格魅力的教师,他的辨证思想,改造历史,超越历史的信心,民族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温文尔雅的谈吐都会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课堂上,历史教师应恰当地应用现代人的语境去理解历史,用贴近学生心理的语言去讲解历史。从而使过去的历史显得生活化,大众化,现实化,人性化,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接近和理解。近年来,《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等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并受到大众的亲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易中天、王力群等人具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和人格魅力。
二.鉴古通今,历史知识应贴近现实生活
“以史为境,可以知兴替”,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把眼光只局限于古老文明,而要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新信息,新材料,及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往往蕴涵着复杂的历史背景,是过去历史对当今的影响,不失时机地借助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历史教学,追本朔源,由果导因,不仅可以拉近历史无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
例如在历史必修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和《古代商业的发展》中讲述到海上丝绸之路问题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水下考古和2008年5月~8月“南海一号”宋代沉船遗址前期科考成果展的有关情况,并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写出探究论文,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素质。
三.借古用今,以历史为镜,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育的目标是为未来培养和造就一批“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课程不但承载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还承载着指导学生从历史知识中体味生活哲理,获得生活经验的任务,所谓读史可以明智,就是要将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转化为当今和今后的生活智慧。
历史是一面镜子,而学生又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带着知识、经验、情感参与到课堂活动,然而,怎样将历史的光芒转化为现实生活的智慧呢?这需要历史教师的引导和示范,通过学习历史人物、历史事、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PLC的地铁自动售票机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doc VIP
- 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 词汇句型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人教PEP版2025英语四年级上册.pdf
- 2025年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考试(成人英语三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青春期女生生理知识.pptx VIP
- 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 补全对话与短文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人教PEP版2025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 碎纸屑压块机设计.docx VIP
- 一台触摸屏控制多台plc.pdf VIP
- 中医医案——颈椎病(三).docx VIP
- 《空乘旅游英语视听说》课件——In-flight Meals 飞机餐.pdf VIP
- 婴幼儿反复喘息诊治、管理、预防临床实践循证指南(2025).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