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式空调制冷系统动态仿真的研究.pdfVIP

多联式空调制冷系统动态仿真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编号:CAR174 多联式空调制冷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邵双全 1 梁楠 1,2 田长青1 (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190) 摘 要 为了研究多联机制冷系统的动态性能,建立了基于简化气液两相流体网络的多联式空调制冷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其 中,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采用稳态模型,蒸发器和冷凝器采用移动边界动态仿真模型,气液分离器采用动态模型。采用 Matlab 和 Simulink 为仿真工具,对多联机动态仿真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一套具有四台室内蒸发器的多联机系统的实验结果进行 验证和改进。结果表明,该动态仿真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多联机动态过程的变化趋势,并保持很高的计算精度,可以用于多联 机动态性能分析,并可作为开发和优化多联机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多联机 空调 制冷 动态 仿真 Shao Shuangquan1 Liang Nan1,2 Tian Changqing1 (1.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Beijing 100190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AS, Beijing 100190)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transient performance of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rate (VR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 dynamic simulation model is built based on simplified gas-liquid two-phase fluid network model. The numerical model consists of the dynamic lumped-parameter accumulator model, the moving-boundary condenser and evaporator model, steady-state compressor and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model. And the numerical model is calculated by the software of Matlab and Simulink. The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data of a four-evaporator VRF system shows that the model can catch the dynamic trends of the VRF system with high accuracy. So, it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tool to analyze the transient performance and optimize the control strategy and algorithm of VRF system. Keywords VRF Air-conditioning Refrigeration Dynamic Simulation 最新的研究[5,6]都表明,目前的多联机实际运行性能 0 前言 尚未达到预想效果:一方面是由于系统实际设计中的 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简称:多联机)由于 连接管路过长、高差过大,系统的性能损失过大;另 其采用变容量调节以匹配系统负荷变化的特点,在节 一方面是在系统运行中系统控制策略和算法不良,使 能型和室内舒适性上较传统空调系统有比较明显的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