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懂而不会”现象的分析及对策.doc

高中物理学习“懂而不会”现象的分析及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物理学习“懂而不会”现象的分析及对策.doc

高中物理学习“懂而不会”现象的分析及对策 作者姓名:吴泽鑫 工作单位:东莞中学 邮 编:523005 地 址:东莞市莞城区东正路62号东莞中学 联系电话邮 箱:huashiwuzexin@126.com 所属学科:物理 高中物理学习“懂而不会”现象的分析及对策 摘要:物理的学习离不开解题,提高物理的解题能力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但学生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一种“上课听得懂,做题不会做”的普遍现象;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分别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寻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的具体策略,切实帮助学生听懂与学会,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懂而不会 理解应用 学会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经常听到学生这样反映“老师这题目你一讲我就懂了,感觉也不难,但是要我自己做的时候,我就不知道这么做了。”家长很困惑:“孩子都说在课堂上都能听得懂,但自己做,怎么就不会了”。老师也抱怨:“这类型的题目明明就讲过,都说听懂了,怎么考起试来,就是做不出来呢?”这些反映了学生在高中学习一种普遍的现象——“懂而不会”, 即在新知识学习时学生课上能听懂教师讲的内容,课下却不会灵活运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懂指知道了解会指理解、领悟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懂而不会现象说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并未达到真正的理解 2.1懂概念,不会理解应用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它是学习物理学、理解物理公式意义、掌握其法则与规律等知识的基础。但由于部分老师的教学原因或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的表述上,没有真正深入研究其内涵。学生只是了解、知道有这样的概念,并不能运用学到的概念进行判断、甄别。 【典例1】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有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r1,S1和S2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S2的质量为( ) A. B. C. D. 解题障碍分析:解答万有引力的题目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掌握了解题技巧,记住了公式,但忽视了万有引力中r含义与向心力表达式中r的含义是不同的,所以在碰到类似双星问题时,无法做出正确的结果。 2.3懂公式,不理解公式间内在联系,做题缺乏分析能力 笔者在监考物理考试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考试前,就把自己所能记得的物理公式先默写到草稿纸上,等考试涉及到相应内容时,就逐一对照公式,带入运算,看能否得到答案。在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和万有引力的题目时,这种现象尤为严重,这反映出学生在对待公式上并没有深入理解公式间的相互关系,做题缺乏分析习惯。 【典例3】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在离地面224m高处,有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他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的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 问:(g取10m/s2) (1)运动员打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运动员在空中最短时间为多少? 相同的两辆汽车,一辆空车与一辆装货物的车,在同一路面上以相同的速率行驶,两车的车轮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急刹车后(即车轮不转,只能滑动),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空车滑动的较小B.空车滑动的距离较大C.两车滑行中加速度不等D.两车滑动的时间相等消除“懂而不会”现象的应对策略 杨振宁说过“让学生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要面对原始的问题”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知识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对比的方法,一方面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新旧知识的混淆,从而扎实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又推理和-4m/s 力 2N -4N 矢量 表示方向 2N-4N 重力势能 2J -4J 标量 表示相对参考平面高低 2J-4J 温度 2℃ -4℃ 标量 表示相对参考点高低 2℃-4℃ 力做的功 2J -4J 标量 表示能量转化方向 2J-4J 通过对比,既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又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物理的一种方法,即用类比、对比的方法深化知识理解。 3.3注重推导过程,理解公式中物理量含义 物理是一门严谨的自然学科,物理公式的建立和结论,都有着严密的数学演绎?S=aT2,若能理解好其推导过程及文字表达的含义,则更能理解好公式中?S及时间T具体的物理意义,在处理纸带应用逐差法时也能有效避免数据上代入的错误。 3.4突出条件作用,一题多变,揭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