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番茄闭药雄性不育的机理及其遗传特性的研
究
吕书文1王允兰2李海涛1穆欣1张立新3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沈阳110161;2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沈阳11016l;3辽宁省丹东市藏菜
科学研究所。丹东11800】) ●
捷要利用形态观察和监微观测技术分析了番茄闭药雄性不育的产生机理,利用4个组
合的各世代研究了番茄闭药雄性不育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闭药雄性不育番茄,由于排列紧
密的花药表皮细胞及闭合花冠的双重阻遏作用,致使同侧两个花粉囊之问药室内壁径向加厚的
纤维层失水收缩受阻.纤维层中断处的唇细胞不能张开或张开过晚,导致花药不能自然开裂敢
粉,因而造成雄性不育;番茄闭药雄性不育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与绿叶脉性状无连锁遗传关系
存在。
关键词番茄;闭药;雄性不育;机理;遗传
关于闭药雄性不育类型的研究曾有过一些报道【t.”,并在国外番茄杂交种子生产中得
到应用。鉴于有关该雄性不育产生机理的饵释。多为表面形态观察所得的结果.有关从微观
结构上对其进行解释报道甚少【lt“,研究仍不够深入,关于番茄闭药雄性不育与绿叶脉性状
的遗传关系尚未见报道,且在国内番茄杂交种子生产中尚未见有应用该不育类型的报道。
因此,本试验把番茄闭药雄性不育的外观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及其遗传特性作为重点研究内
容,以分析其雄性不育的产生机理、遗传规律及其与绿叶脉性状的遗传关系并鉴定其所属类
型。为进一步开发其在番茄育种实践中的利用价值和加快其在我国番茄杂交种子生产中的
应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94。1997年间在沈阳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进行。番茄闭药雄性不
育系94—205系1984年从日本引入的番茄栽培品种“丰将”后代中1个阅药雄性不育单株的
10代以上的自交系.果实粉色,植株无限生长型,绿叶脉。其它参试的4份可育材料均为稳
定的鲜食粉果高代自交系,其中94—142植株无限生长型、绿叶脉,94—271植株有限生长
●■I,
型、绿叶脉,94—259檀株无限生长型、明叶脉,95—38植株有限生长型、明叶脉。
雄性不育的产生机理采用2种方法进行分析:一是在花期对花器的外观形态特征进行 ●
调查、观测和鉴定;二是在花期取不同大小的花蕾,去掉萼片,制成石蜡切片,于光学显微镜
下进行花器微观结构观测。
405
2.1番茄闭药雄性不育的产生机理
2.1.1外观形态特征
闭药雄性不育系94—205植株发育正常,但花的形态与可育类型不同。其花冠长度的
2/3—4/5和花药粘连在一起,花冠紧闭,花瓣皱缩连成一圆锥体,上部花瓣碳开放,形似花
尸‘-·r-·--·.-■l 瓶,相邻两个花瓣边缘折叠嵌入花药背部两药室之间的缝隙内,把整个雄蕊包枉其中。雌蕊
柱头肥大,花柱较粗,柱头可维持较长时间的湿润状态,接受花粉能力强、时间性。自然情况
下不结实或结实率极低,人工取出花粉控制自交,则可正常结实。
2.1.2解剖结构特征
经解剖观察,闭药雄性不育系94—205与可育类型相比较,在花的发育挪间,花药背部
具有畸形的花冠组织,由多层紧密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紧贴于花药背部,花冠组织内具有
正常的维管束,花药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且与花瓣表皮细胞组织相粘连。在花菊成熟期间。花
药中有大量正常的花粉粒存在,药室内壁及中层的薄壁细胞组织不解体,同侧两个花粉囊之
间药室内壁径向加厚纤维层中断处的薄壁细胞——唇细胞闭合。在花药发育末期,花粉粒
萎缩成三角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