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朱雀汤当为治热,火、暑之剂。据白虎汤的药物组成和清热泻火消暑(如白虎加人参汤)的功效
及所治火热炽盛、感暑中喝等证来看,此方应名朱雀汤,方名“白虎”当是“朱雀”之误。
总之,《伤寒论》中无朱雀汤之名,而有朱雀汤功用之实,但由于时代久远而不可得知。所以就
目前来看,关于朱雀汤的存在与否,遗失的可能性更大。朱雀汤的方药组成,据文献记载,是黄连
阿胶汤的可毹性大,《本草纲目》与《医方考》朱雀汤或朱雀丸的记载,笔者认为可能只是同名异方,
与《伤寒论》所指不是一方。有些观点无从考究,尚需考古发现探究真实性。
论道家文化对仲景养生的影响
黄封黎1 王军2詹丽娟1
(1.宁夏工人医院,银川750000;2.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130117)
摘要:养生从古至今一直备受关注,提及养生必然要提及道家养生。老子的思想奠定了道家文
化,其所著《道德经》揭示了事物产生、发展、消亡的自然规律,道家能把握外在的规律,通过内
在的修养以达到养生的目的。简单来说老子养生可概括两点:一是与大道相行,二是内外兼修。仲
景的《伤寒杂病论》虽是一部医学著作,其目的也是以延缓生命为目的,仲景的养生贯穿全文,能
体现道家“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少私寡欲”等的思想。
关键词:道家文化;仲景养生
老子舱出生年月现难以确定,胡适35、梁奇、饶尚宽10等人认为老子应生活在战国时期,《道
德经》也应成书于战国时期。关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成书时间众说纷纭,其主流
观点认为《内经》的内容主要形成于战国,在秦汉时又有补充。《道德经》与《内经》的成书大致在
同一时期,两者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在理论上有相互吻合之处,都是以自然的辨证思想为核心,是
以天地为本,宏观的叙述生命的本质,遵从自然规律,提倡顺应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9”所谓的“道”,是指一切
事物的变化、发展的规律。道之大,其小无内,其大无外。道家思想不仅仅体现在《内经》中,道
家神仙方士的恩想在《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中均有体现。以上不难看出,无论是《内经》还
是《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等著作都与道家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是仲景的晚年之作。仲景原序日:“怪当今居室之士,曾不留
神医药,精究方术14。”又日:“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东15。”汉时方术大盛,《汉书·艺文志》记
载,汉时将方术分为医经、医方、房中、神仙四个方面。在当时的那种文化氛围,想必仲景也会阅
读有关道家方面的书籍,侯中伟等认为仲景通晓方术,明解道家文化。仲景的养生深受道家文化的
影响,以下就关于养生做一下简要概述。
1道家对仲景养生的概括
“养生”一词首先见于《庄子·养生主》,是道家思想的一部分。《道德经》中虽然未言及“养
生”一词语,但其中蕴含着养生之理。余飞雨认为老子养生,首先要与大自然保持一致,遵从人的
发展规律。其次要养身(外养)和养心(内养)。老子养生简单来说,一是与大道相行,二是内外兼
修。《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可以包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2l”庄子以庖丁
解牛为例,揭示养生是顺应自然的变化,秉承事物的中正之道。
166
道家养生对中医养生起了指导性的作用,熊常初认为道家思想中的“清静无为”、“顺应自然”、
“少私寡欲”、“动静适度”的养生原则在中医养生中均有体现。金相兰等提出养正(正气)、养脾胃
是中医养生的根本所在。张家礼等把仲景养生分为,淡于名利以养生、通畅元真以养生、专论食疗
以养生、重视脾肾促康复、却病康复以养生这五个方面。养生的原则是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养生的
目的是保养生命,健康长寿,养生的方法有很多,以下从顺自然、避邪气,清外欲、养内心这两个
方面探讨道家思想对仲景养生的影响。
1.1顺自然、避邪气
预防疾病的发生是养生的关键点,人体的发病与所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9”说明人、地、天、道都源于自然。素问·至真要大论》:
“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176”;《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52”;
《灵枢·岁露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阴阳相应也。”体现了天地与人的关系如影随形,自然与人
统为一体。《金贵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