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01.19
第19卷增刊 Po、憨备盅孟磊NG suppll999
膜式除氧器性能的研究探析及新型膜式除氧器的
设计构想一双旋流管膜式除氧器
唐豪
5004苏州)
(国家电力公司苏州核电研究所21
【摘要】本文分析丁膜式除氧器的性能及机理,探讨了膜式除氧元件技术分析方法i并在此基础上
研究分析了膜式除氧元件旋流管的流态性能段汽水流动裕度,提出_,新一代膜式除氧器~子母式
双旋流管膜式除氧器的设计构思及运用分析,试图对膜式除氧元件技术止滞不前的局面带来可能的
突破性的创新设计作一初步尝试,以利形成对膜式除氧元件技术作进一步的深层次研讨.可能对膜
式除氧元件进一步开发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膜式除氧器子母式双旋流管研究设计 一忖能裕度流动空问
1前言
热力除氧是电厂广泛使用的方法,热力设备被腐蚀的最主要原因是水中含有溶解的活性
气体:这些气体是游离状态,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可以直接和钢铁产生化学反应,因而使
设备与管道遭受腐蚀;此外如有气体积累.就会妨碍传热过程的进行,降低设备的传热效果。
溶解在水中的活性气体主要是氧,为保证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必须不断地从锅炉给水里清
除掉生产过程中溶解进来的气体。我国50、60年代的除氧器多采用淋水盘式,但由于淋水膜
成形厚,紊流度差,除氧效率低,流动死区造成反溶现象严重:在70年代为喷雾填料所替代,
但又因雾化水滴表面张力大,传质效率低,又存在回流死区,又逐渐为旋流水膜喷管所取代。
旋流管由于结构设计赋予了它较好的传热、传质、传动性能,具有较高的除氧效果,性能稳
定,适应性强,应用日趋广泛,并在理论、实验上均对它作了很多的研究分析,对它具有的
高除氧能力从流动性能上作出解释与论证【l儿2】。从技术上而言,目前对旋流管的认识仅停留
在对它们已具有的除氧性能从理论上、实验上作出解释,而如何进一步提高旋管目前已具有
的性能,则尚未开展,这需要对膜式技术全盘回顾,一方面从流体动力学的附壁紊流,传热
传质的两相混流的基本理论观点出发,作机理性研究探讨,另一方面对旋流管结构作技术剖
析,才能进一步寻找出旋流管改进提高之方向。笔者曾撰文对第一方面作了一些研究认识【jJ,
本文欲再次对第一方面作一些认识探讨:并对第二方面试作一些分析探讨及改进设计,以推
动膜式除氧技术定格、滞fP不前状态,为进一步开拓膜式除氧器技术作一偿试。
2膜式除氧元件技术分析
目前膜式除氧器应用日趋广泛,对其开展研究认识的成果也渐见发表,对膜式除氧元件
机理性研究的技术分析观点,笔者认为人致可归为二类:第一类为以研究管内附壁紊流水膜
的传热传质传动过程;第二类为以研究管外水膜裙的传热传质过程。前者根据管内附壁流动
性能分析,以注重热态流动机理为基点,分析管内传热传质传动流程,同时对其膜式除氧元
件称之为“旋流管”、“旋膜管”.学者多以流体动力学理论为后盾,传热传质传动学说三
管齐卜。后者根据冷态喷膜性能试验分析,注重水膜裙变化及成形性能,以此分析传热传质
流程,同时对膜式除氧元件称之为“膜式喷管”,“水膜喷管”.学者多以冷态试验台为武
器,喷膜性能对比参数作证据。笔者的研究分析认为,第二类观点沿用了对机械喷咀的分析
(2)440讹旋流管膜式除氧器:n=o.392~o.642
(3)680恤旋流管膜式除氧器:q=0.427
(4)机械离心喷咀除氧器:n=0.00l
(5)恒速弹簧喷咀除氧器:n=O.002
(6)带扩散管的改进型(;它芯轴)恒速弹簧咀除氧器14J:q=0.10
目前旋流管直径一般选为108×4.5或者133×4.5不锈钢管,管内的扩散排气空间是富余
的,因此采片j一种子母式积旋流管形式,来利用这一富余空间,增加旋流管的效率.I是一种
值得考虑的技术方案。
如图2所示的是一种根据上述设汁思想的结构示意图,在现设计尺寸的旋流管(母管)
内放置一小直径旋流管(子管),在子管等高排列的带角度的射流小孔处设置进水j《管。
根据旋流管冷态试验可得到结构上的最佳尺寸;相同压力下,内径相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