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凹陷南部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油-源地球化学对比.pdfVIP

长岭凹陷南部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油-源地球化学对比.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岭凹陷南部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油一源地球化学对比 殷世艳,何生,侯宇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长岭凹陷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南部,为白垩纪期间断.坳叠置的复合型盆地,面积约7000kin2,是 松辽盆地含油气较丰富的凹陷之一。大情字~腰英台低隆起带将长岭凹陷进一步划分为乾安次凹、黑帝庙 次凹;腰英台地区位于低隆起带与东部斜坡带的结合部位。该凹陷主要产油层为白垩系嫩江组、姚家组、 青山口组及泉头组。松辽盆地晚白垩系坳陷期发生了两次海侵事件,其中青山口组和嫩江组沉积时期是盆 地坳陷阶段湖盆的两次兴盛期,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青山口组烃源岩包括青一段、青二段和青三段泥 岩,有机质类型以IIl和II2型为主;嫩江组烃源岩主要为嫩一段、嫩二段泥岩,有机质类型以I型和IIl 型为主。研究区黑地庙次凹嫩江组烃源岩主要处于未—低成熟阶段,青山口组烃源岩围绕黑帝庙次凹大部 分区域处于中等成熟阶段,不存在高成熟一过成熟的烃源岩分布区。乾安次凹青山口组埋藏深度相对较大, 有机质成熟度高。长岭凹陷内工业性油气主要分布在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但分布在不同构造位置(黑帝 庙次凹、乾安次凹、所图地区、腰英台地区)、同一构造位置不同埋藏深度的原油及烃源岩之间存在一定 差别。因此,本文提出了腰英台地区的油.源地球化学对比的研究成果和认识。 根据腰英台地区原油、油砂抽提物及青山口组和嫩江组烃源岩地化分析以及相关资料,从原油物性、 族组成、饱和烃气相色谱、生物标志化合物、芳烃色谱等特征的综合剖析了研究区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中发现,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原油m/z217质量色谱图分离效果差,甾类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 地质解释。针对这一问题,选用5A分子筛吸附正构烷烃,分离正构与异构及环烷烃,脱除正构烷烃后, 趋于合理的范围,提高了甾类化合物分析的精度。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周围不同构造部位烃源岩地球 化学特征,对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原油来源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原油为低密度、低粘度、低含硫和高含蜡的“三低、一高型”陆 相原油;原油具有高含饱和烃、中含芳烃、低含非烃+沥青质的特点;饱和烃气相色谱呈单峰型,主峰碳 为nClr 区及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原油及烃源岩的有效指标。油.源对比结果表明,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原油与乾安 及黑帝庙次凹原油亲缘关系不明显,乾安及黑帝庙次凹青山口组烃源岩具有相对高的C30重排藿烷/ⅨD.C30 藿烷和伽马蜡煳efl-c30藿烷以及相对低的P卯h值;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原油与所图地区原油及烃源岩中 的有机质来源具有相似性,但所图地区原油及烃源岩生标反映的湖水咸化程度相对较低,有机质的成熟度 相对较低。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原油与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生标参数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而 C29Ts/(C29Ts 台地区青山口组原油主要源于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 347 参考文献 K CCandMichaelMoldowan.The UniversityPress,2005. 【l】PclersEWaiters BiomarkerGuide(SecondEdition).UnitedKingdom,Cambridge 【21张枝焕.吴聿元,俞凯,等.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地区青山口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叽.现代地质,2002,16(4):390-397. 【3】朱雷。史权.吸附法分离饱和烃组分在石油地球化学中的应用【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2)-30·33. 【4】张萌,赵红,王汇彤.等.分子筛固相萃取柱络台正构烷烃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5):83·85. 作者介绍 殷世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油气成藏及油气地球化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系 Emaih yingshiyan33@163.tom;shenghe@cug.edu.cn 348

文档评论(0)

cxmckat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