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保护2I世纪鼹望
光合作用和微管功能抑制剂及其抗药性遗传
e-}52,年
张旭李惟基李孙荣
jn暑i,峰 (中国农业大学遗传育种系北京100094)
摘要_本文综述了抑制光台作用和抑制微臂功能两种类型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及其抗药性遗
传表现。这方面的研究已深入到分于和基目水乎,并将对植物育种和植物保护工作产生一定
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除草剂抗药性遗传
农田化学除草已成为全球性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璎组成部分。除草剂大量高频率重复
使用,导致杂草对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给防治和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然而通过对杂草
抗药性的研究,可进一步阐明除草剂的选择性机制,从而为研制新型高效除草剂和选育抗
耐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上两方面相辅相成。培育一个抗耐除草荆作物新
品种的投入只有研制一种新型除草剂的1%~j%。所以如何针对现有各类除草剂选育抗耐
除草剂作物品种匿为现实、经济和有效。
选育抗耐除草剂作物新品种不仅需要认识除草剂选择性机制之理论,更需要掌握作物
对除草剂抗耐性的遗传规律。本文将主要介绍抑制光合作用和抑制微管功能两类除草剂的
作用机制,以及在除草剂抗药性遗传方面的研究进展,
l除草荆的作用方武
植物对除草剂的吸收、传导和代谢是植物与除草剂棚互作用的三个方面,吸收和传导
对抗药性的影响已经有一些报道,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关代谢作用的研究较多,也被
认为是抗药性产生机理中的主要方面。
除草荆的化学结构不同,其代谢方式也不同。目前研究清楚的各类除草剂所参与的生
理生化反应见表1(Fedtko,1982;Moreland,1980)。
1.1‘抑制光合作用型
根据除草剂对光台系统作,玎位点的不同,光台作用抑制剂可分为五类(丧1)。其中电
子传递抑制作用部位的分子机制研究的比较清楚。该类除草制主要抑制光合系统Il的电子
流。莠去津等除草剂能阻止电子原初接受体Q的再氧化,因{面能激发光系统1l的荧光。结
合部位是一个变构屏蔽蛋白,称Q_B蛋白。用胰蛋白酶处理,除去该蛋白质,植物对电子
时,铲B蛋白会发生一种构象变化,这将会降低B的氧化还躁电位,阻止电子传递。
莠去津从1960年开始被有效地应用于玉米田中,但从1970年以来,在加拿大、欧洲
和美国至少出现了10剥。植物f19’4:.物型对劳去津具有抗性,而且这种抗性不是由于植物对除
草荆的吸收、传导和代谢机理的改变而引起,而是由于光台器内对莠去津的结台部位发生
‘k憩二}毒二。
张旭等:光台作用和微管功艇抑;埘剜技其抗药性遗传 22
在这方面散了不少工作。他们采用酶处理蛋白水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荧光摄影等手
段去追踪光亲和的c“标记的莠去沣衍生物的走向,发现它主要结台在Q-B蛋白中的32一
S4KD的多肽分子上。他们还发现在敏感生物型中,荧光圈r11出现了代表该多肽分子的带,
而在同一植物抗药生物型中,该带消失了,似在蛋白染色图谱中,这个带在两种生物型中
都显现。说明抗药生物型中,c“标记的际草剂衍生物在光下来被结合到这个多肚分子上去。
表1除草剂的作用方式
一 叁望皇堡生些基堕 堕堡型堕主堕
光台忭用型
也子传递抑制剂 ≥氟苯娄、苹雕类
解联荆 I,erfl㈣doe
能址传递抑制荆 腑赞
抑料雠聪剂 ~硝基酚娄
电予接受体 聩u七啶娄
微管功能 ~峭基苯胺类.有机磷茭,氦挂11I酸醋类
植醯羽l蛋13质台戚 ji毓苯类.醣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