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9
98全国高分子材料工程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光敏聚合材料在立体光刻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阴金香盂怀东刘国文洪啸吟
r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
摘要:立体光刻技术打破了原有模型制造的模式,减少了模型制造的循环周期。降低了材料消耗。本文介绍了用
茳体光刻技术制造模型的基本原理,对光敏聚合材料在立体光刻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立体光刻 光敏树脂
引言
光敏聚合材料的研究开始于五十年代,由于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公约的建立推动了它的
发展。液体光敏树脂的优点是几乎100%的组份参与反应,而且具有很高的能量效率,只需要热
固化树脂的1/50一1/100的能量就能够实现固化聚合反应。另外,由于组份全部参与反应,因此,
对环境无污染。使用现有的单体和低聚物,可以根据需要获得不同性能的光敏树脂,它被广泛
地应用于光刻胶、光固化涂料、油墨以及立体光刻技术中。
21
2 立体光刻技术Ⅲf
传统的模型制造技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削减法,另一种方法为添加法。削减法是从整
块的原料上,用工具去除不需要的部分,得到所需要的形状。而添加法则是将材料由每个体积
单元堆积起来,装配、粘结成所需要的形状。
立体光刻技术属于激光快速成型技术中的一种,原则上属于添加法。它是由一台计算机
控制激光光束,通过CAD系统提供的设计数据,利用光柬逐层固化液态的光敏树脂。这种层
层粘结的方法是将激光的平面运动与平台的竖直运动相结合席0造立体物件的。因此,用其他
方法难以制造的中空物件,利用此种方法很容易得到(见图1)。
Scbematic of t|M
Fig.1 reprcsentall(1
movable
stereolithographyprocess:【,一J—y
UV moil.
omer Of
formulation,S—6urfaccresin,P—pan
built.andl~^nt
being layeradbenngto
platform
图l 立体光lq碌理不意图
作为一种快速成型技术,立体光刻与传统制造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耗时少,可减少
设计制造循环周期和费用:(2)不需要切削工具:(3)没有加j=产生的废屑地没有振动和
噪声,可在办公室操作;(4)利用CAD系统在屏幕上绘出的图形,可直接对设计中的模型进行
评估和修改:(5)可利用快速扫描出的物体进行各方面的性能测试:(6)一台装置可获得不
同形状的模型。
立体光刻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如模型、模具及器具;人体器官、骨骼模型、人工血管、
建筑物模犁、分子樟噩!l、微生物放大模型的制造,.r艺品的加工等。
※ 陶寡科学自然基金资助项目
50 98垒县高分子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创业管理(第5版)张玉利_课后习题答案.pdf
- 平面国----优质课件可编辑.pptx VIP
- IPC9151C2010印制板工艺产量质量和相关可靠性PCQR2基准测试标准和数据库.docx VIP
- 大学生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职业规划.pptx VIP
- 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 - 孙汉虹.pdf
- 福建省福州市乌山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版.pdf VIP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听力).docx VIP
- AP1000失去主给水事故模拟.docx
-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安装监理组织方案.docx VIP
- GB 4706.1标准解读_从模块上分析标准结构 -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系统.xls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