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jflj}if|{≯t夺1¥o表r{味},
镀锌钢表面绿色高效硅烷复合膜处理技术研究
张三平.安江峰.周学杰.李耀玺.郑鹏华.胡章枝.温振华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摘要】 硅烷偶联剂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用于金属表面防腐处理,但若单独进行水解成膜其
耐蚀性不佳。本文将两种硅烷与两种树脂复配,在锌表面进行复合成膜,以取代传统的磷化、钝化技术。采用电化
学测试与盐雾试验对复合膜耐蚀性进行评价:锌表面复合膜交流阻抗值明显升高;经盐雾试验200h,复合膜与锌界
面未出现明显病蚀,表明该膜对锌的保护作用显著提高。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树脂;耐蚀性
0引言
电化学工作站,盐雾试验箱。
硅烷偶联剂(以下简称硅烷,SCA)分子中含有两
1.2硅烷水解电导率测定
种不同的反应性基团,其化学结构可以用Y—R—SiX。
表示,式中:X和Y反应特性不同。X是可进行水解反 电导率测试采用DDS一11型电导仪,直接将测试
电极插入硅烷混合水解溶液中,测出相应的电导率值。
应并生成硅羟基(Si—OH)的基团,如烷氧基、乙酞氧
基、卤素等,x水解后形成的Si—OH具有与玻璃、二氧1.3浸涂液西芒制及基本工艺流程
化硅、陶土、一些金属如铝、钛、铁、锌等键合的能力;Y (1)浸涂液配制:
是可以和聚合物起反应从而提高硅烷与聚合物的反应
性和相容性的有机基团,如乙烯基、氨基、环氧基、巯基
等;R是具有饱和或不饱和键的碳链,通过它把Y与Si 将树脂R1配制成稳定的醇水混合溶液,
原子连接起来。硅烷以其特殊的结构在无机物一有机
物之间起偶联作用。近年来,在防腐涂层、金属预处理 中溶解约79树脂Rl。
中的作用和潜在的优势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许多研究 R1、SCA1的醇水混合溶液按比例配制,其配比为
者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这方面开始了大量的研究工
作¨-4J。以硅烷为主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具有以下优 合溶液中溶解约79树脂R1。
点…:工艺过程简单,无毒,低污染,适用范围广,成本
低,经硅烷处理过的金属表面与有机涂层的结合性能 混溶配制成复合成膜液。
优异。研究表明,硅烷特殊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它可以 (2)基本工艺流程
与金属形成Si—O—Me(Me表示金属)化学结合键,从以锌及镀锌钢为基材,进行抛光——除油——清
而可以提高涂层与金属基体的化学结合力;经硅烷处 洗——除氧化层——碱液浸洗——清洗——浸涂——
理的金属表面耐蚀性有明显的提高,其技术可以取代 固化成膜。
传统的磷化和钝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单一的
1.4膜性能检测
硅烷钝化层的耐蚀性还不能满足高性能镀锌钢板的防
(1)镀锌板表面处理膜的盐雾试验参照GB/T
蚀前处理要求,为此研究硅烷与有机高分子树脂复合
10125—1997。
成膜的表面处理技术。
测量信号为幅值10my正弦波。采用三电极体系测量,
镀锌板表面处理膜试样为测量电极,参比电极为甘汞
1.1主要试验药品及仪器 电极,铂金片为辅助电极。
试验用试剂:含有氨基的烷氧基硅烷SCAl、含有环氧 (3)耐碱性、耐溶剂性和附着力测试
基的烷氧基硅烷sCA2、水溶性聚氨酯树脂R1、丙烯酸树脂 耐碱性:在处理过的试样表面滴落l%氢氧化钠
磁、无水乙醇,表面处理基材为锌板和镀锌板。 10山,放置30s,用水冲洗后目测确认表面外观的变化。
%斡:协《罄ig瓣褊酶獭囊塞强’捶俐¨∞h矾c‰锄麓疆戳畿撼㈣《≯鬟囊臻
耐溶剂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