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结构学报(增刊2)
of Issue
Joumal
BuildingStIuctuI-es(Supplementary2)
我国混凝土结构火灾(高温)后损伤机理与评估
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陆洲导,苏磊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上海200092)
摘要:在对大量文献进行研究对比与分析的基础上,回顾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在混凝十结构火灾(高温)后损伤评估及修复
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由火灾后混凝十结构损伤特点出发,首先阐述了火灾(高温)后混凝上材料热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及
分析工具等理论基础,然后对火灾后混凝上结构构件力学性能、抗震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研究方法与成果进行归纳,进而总
结了我国对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的损伤评估方法的进展。在论述研究进展的同时。对于若干相关研究发展特点和状况进行
评述,并从灾害作用机理的研究、损伤机理研究方法、新材料相关研究、损伤评估技术的研究四个方面。对研究的未来发展
趋势做出预测与展望。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火灾;损伤机理;评估方法;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375.0l文献标志码:A
TheChineseresearch on mechanismand
damage
progress
methodofconcretestructureaf.terfireinChina
evaluation
LU办oud∞.SUki
of Di8船ter
ImtituteStnlctural
(Research Engin∞ring鲫dReducti伽,Ton西iUrIiVe鸺时,shanghai200092,chi眦)
tIIere∞archworkc∞ductedinChina,tlIepaper
Abstract:Based∞comp锄tive锄d柚alytjcalinvestigati蚰on
reviewstheresearch∽hievement8鲫tlle ofconcrete the
fi陀d舢舱ge∞s∞sment锄d他habilitationBtmctur∞during
30 st甜_t8witht}Ie characteristicsofconcretestmctur伪.Someb聃icthe耐es嘶tlIetllemal
p鹪t ye啪.It fi他-d珊m曙ed
粕dm∞h“cal concrete帅dmech彻icalbehaviorsofst∞Ib啪afterelevated
pmperti船of
nentlIe陀鸵arch∞hievement8onc∞c陀te
a陀p玎e∞nted,船weU船experimen“method8舳dtIIe蛐alysisways.
stmctu瑚硪ereleV砷ed mech舳ical behavio玛
membe礴and tempemtu他a陀su舢越rizedincluding pmperti∞,鸵isIIIic
蚰d as鸵ssmentmetllodsafterfi坨is are fbrw删
dumbility.Fin址ly,tllepmg陀鲳ofd锄ag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