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人群和明初诗文格局.pdf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面文人群与明初诗文格局 唐朝晖欧阳光 明初,一般指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至成祖永乐元年(1424),约六十年的 时间。此时期的文坛格局既承元末余绪,又受明初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 干预、影响,发生了深刻变化,其显著特征则是声势浩大的吴中、越(浙)中文人 群相继走向衰落,江西文人成了文坛的主要力量,典雅淳朴的江西文风成了文 坛的主导风格,并对笼罩明代文坛近百年的台阁体文风产生了直接、巨大的影 响。 明初文坛主要分为特色鲜明的吴派、越派、江右(江西)派、闽派、粤派五 派,此已成为历代治文学史者的共识。胡应麟《诗薮》云: 国初吴诗派叻高季迪,越诗派晡刘伯温,闽诗派啼林子羽,岭南 诗派畴于孙贲仲衍,江右诗派畴于刘崧子高,五家才力,咸足雄据一 方,先驱当代。1 已明确指出各派的地域分布及代表作家,后代论述明初文学大都承袭这一观 点2,以此五派构成了明初文坛的主流,其中尤以吴派与越(浙)派声势、影响更 大,乃是明初文坛的代表。 笔者以为,这种对明初诗文格局的表述,并不十分准确。明初文坛五派并 存固是不争之事实,但对明初及以后影响最大的既不是吴派、越(浙)派,也非 闽派、粤派,而是以刘崧、陈谟等为代表的江西派。江西文人群没有吴中文人 逞才使气、诗酒放荡的名士风流,也缺少越(浙)中文人才赡学博、功名成就的 显赫声名,但他们那种淳孝仁厚、明哲保身的道德操守,自甘淡泊、隐忍以行的 处世方式,发而为诗文则呈现出一种和平醇正、闲适淡雅的艺术风格,似乎与 明初政治文化情势更相吻合,因而逐渐成为明初文坛的主要力量和主导风格。 吴中文人因其张扬恣肆的个性,浮华侈靡的文风以及与张士诚政权的瓜 葛,明初受到了朱元璋的沉重打击,在明朝生活的时间都很短暂。杨维桢死于 洪武三年(1370);吴中诗派的代表,“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3的高 唐朝晖欧阳光 107 启,因魏观案于洪武七年(1374)被腰斩于苏州,同时处死的还有另一诗人王 彝;殷奎洪武九年(1376)下狱死;杨基、徐贲、张羽等都因各种原因被卷入政治 斗争的旋涡,死于非命;袁凯洪武二年(1369)开始装疯而得以苟全。4出仕有被 杀的危险,拒绝出仕也会遭到致命的打击,苏帅l姚润、王谟因拒绝出仕而被处 以死刑。随着吴中文人相继去世,到洪武十三年(1380),由元入明的吴中著名 文人大多己不在人世,吴中文人对文坛的影响很快消歇了。 越(浙)中文人在元末辅佐朱元璋削平群雄,功勋显著。明朝建国之初也 曾显赫一时,如刘基被封诚益伯,王袢、宋濂同为元史总裁,一时文坛似乎成了 越中文人的天下。但好景不长,随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加剧,,他们的最后结 局与吴中文人实在没有太大的差别。只不过越中文人集团急剧衰落的主要原 因是政治的而非文学本身的。越中文人对朱元璋集团的介入既早且深,使他 们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与淮西武装集团的争斗之中,接着又落入了朱元璋猜忌 多疑的陷阱里。官至御史中丞的刘基被胡惟庸毒死5,王讳也因得罪胡惟庸, “黜之远夷以穷死”6。山东副使张孟兼因得罪深受朱元璋器重的僧人吴印而 歹E7。国子祭酒许元忤旨死于狱中,宋濂因其孙宋.I真坐胡惟庸案被安置茂州, 死于路途等。此外唐肃(1371年死)、胡翰(1381年死)等,都于洪武十三年前 后去世。随着他们在政坛上的消失,其对明初文坛的影响也随之消减。其他 如孙贲为首的粤中诗派缺少大家,且人数较少8。随着孙贲于洪武二十二年 (1389)死于辽东贬所,对明初诗坛产生的影响也就十分有限。以高搛、林鸿为 代表的闽派诗因地处僻远,缺乏名家,且其活动时期主要在永乐元年以后,因 而在明初诗坛也不占主要地位。唯有江西派文人没有过多地受到现实的影响 而生存下来,并最终在明初文坛占据了主导地位。现将江西文人群之概貌略 述如下: 刘崧(1321一1382),旧名楚,字子高,吉安泰和(今属江西吉安)人,为江西 十才子之一。洪武三年以明经举,授兵部职方司郎中,不久因为胡惟庸所恶, 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1380)胡党案发,征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不 久致仕。明年,征拜国子司业,与上朝夕相见,见辄长谈不息,可见其亲密程 度,因病终老于家,朱元璋亲为文祭之。所著有《刘槎翁诗集》。 陈谟(1305—1400),字一德,又字心吾,吉安泰和(今属江西吉安)人,学者 称为海桑先生。元时一应科举不利,即弃去。洪武初征诣京师,宋濂、王袢等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