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以来草原文化文献信息资源特色的研究概述.pdfVIP

近十年以来草原文化文献信息资源特色的研究概述.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近十年以来草原文化文献信息 资源特色研究概述 口萨日娜 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纵观我国北 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发展史,辽阔、美丽、富饶的内蒙古大草原不 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而且这里自古就是古代北方游牧 民族繁衍生息、创造文明的历史舞台。匈奴、东胡、鲜卑、突厥、 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在这广阔无垠的区域里。创造了灿烂的 草原文明和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同时也流传给后人大量丰富 多彩的历史文化典籍。可以说,草原文化以其神奇魅力和浓郁 的文化气息,代表和体现着蒙古游牧民族豪迈的精神气质及深 邃的文化内涵。它作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令世人充满无限的遐想和向往,而且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蒙 古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 ‘ 365 ◆◆◆论草原文化 一、草原文化作品及其大型丛书系列的出版 呈现繁荣景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批文人学者满怀对草原文化的深 情厚谊,以蒙古族文化为切入点,用他们极富个性和色彩鲜明的 笔触,不断从现实生活的层面上挖掘和描绘着草原游牧民族的 风土人情,在充分表达对草原文化赞美、歌颂的同时,从年代久 远的历史渊源上对草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化进行了较为深 入的研究和探索。这些文学作品和理论专著的问世,不仅极大 地促进了草原文化在国内外的广泛传播,而且对于中国文化史 和文明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草原是孕育蒙古民族生长的摇篮。蒙古族的历史与草原文 化血脉相连,息息相关。近十年来,大量以鄂尔多斯草原、科尔 沁草原文化为背景的作品引人注目。1993年6月,内蒙古人民 出版社出版了扬·道尔吉主编的《鄂尔多斯风俗录》。作者通过 对鄂尔多斯饮食习俗、服饰起居、礼仪习俗、岁时节日、竞技游 戏、鄂尔多斯婚礼、诞育丧葬、崇尚禁忌、生产习俗等方面的详细 描绘,揭示了鄂尔多斯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表达了对鄂尔多斯 这方土地的深深厚爱。著名的科尔沁草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驰骋过的疆场,也是英勇反抗旧势力的著名民族英雄嘎达梅林 的家乡。成吉思汗在12世纪统一蒙古各部落后,以特有的。马 背文化”享誉古代欧亚大陆。有关赞美科尔沁草原文化的作品 丰富多彩。2004年7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孟和主编 的《科尔沁文化丛书·科尔沁民歌选》、《科尔沁文化丛书·科尔 ·366· 近十年以来草原文化文献信息资源特色研究概述444 沁历史名人》、《科尔沁文化丛书·科尔沁民俗》等系列图书。其 中由叁布拉诺日布编著的《科尔沁文化丛书·科尔沁曲艺》一 书,通过对科尔沁曲艺曲种、曲目、曲艺音乐、说唱艺术的特征及 流派、曲艺活动的概况、曲艺人物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使人们对 以科尔沁大草原为舞台孕育、发展起来的民间曲艺艺术有了较 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1998年6月,辽宁教育出版社组织出版了一套《中国地域 文化丛书》,其中邢莉等人著的《草原文化》。通过探究草原文化 的渊源,介绍了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先后称雄草原的历 史过程,以及“牧人生活的全景”、“牧人的信息之桥”、“婚礼与葬 仪”、“科技文化”、“名胜古迹”、“草原艺术”、“草原寻古”、“节日 习俗与祭祀风尚”、“人神殊途相通的精神世界”、“跨越长城的文 化交融”等一系列与草原文化相关的内容。2003年9月,内蒙 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乔吉等人主编的 《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该丛书以内蒙古地区是“北方游牧民族 的摇篮”这一历史特色为主题,把游牧文化中的人文景观、自然 景观、名胜古迹、风物民俗、服饰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分编成10个 专题分册。每册10万字左右,图文并茂.专述专论。向人们展示 了一部融历史真实性与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旅游 文化读物。对宣传草原文化、推进内蒙古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起到 了重要作用。 1997年4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那顺德力格尔主 编的《马背上的柔情——蒙古族散文选》一书。此书是昭乌达译 书社继《蒙古族历代情歌选》、《蒙古族历代民间故事选》、《蒙古 族历代诗词选》之后搜集、编辑考订、翻译成汉文出版的《苍狼文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