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林下经济的生态文化建设
储向前
(福建省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
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
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
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林下经济应从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经营加工、林下森林旅游等方面入手。
笔者认为,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应把森林旅游业作为林下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
森林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森
林提供木材的功能逐步消退,改善环境及为公众提供休憩功能正在逐步加强。森林旅游越来
越被人们所关注,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林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如何
发展森林旅游业?应该注重抓好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是人类从古到今认识和
探索自然界的高级形式体现。生态文化是从大自然整体出发,把经济文化和伦理结合的产物。
因此,随着工业文明造成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加深,生态文化建设是人类创建新的生态
文明之需要,是人的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
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注重生态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森林
旅游业,才能使林下经济让大地增彩、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林下经济的生态文
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发建设。
一、开发树文化
树文化是生态文化的根本。树构成了森林,没有森林就谈不上生态,也就没有旅游。
首先要改造林相。如天柱山(除主景区的一些天柱奇松外),余为大面积的马尾松,既不能构
成靓丽的风景,又易发火灾、虫灾,必须要逐步改造成针阔混交、常落更替、乔灌相间、色
彩搭配的林相,才能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二要保护名木。如天柱山,对公园
内的古树名木进行清理登记、挂牌,定期监测病虫害,安排专人保护,定岗定责。其三修整
树冠。对部分树种进行人工修整,使其千姿百态。
二、开发石文化
石文化是生态文化的一部分,如天柱山在公园内的山体中裸露出各种形象的花岗石。一
是石名。对形象石逐一命名。如双乳石、阳元石、象鼻石、鹦哥石、霹雳石、八戒石、笔架
石、金龟石、皖公神象石等等,有一百余种,干奇百怪、栩栩如生。根据这些形象石衍生出
了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二是石刻。公园内的石刻不可多得,应逐一保护。如天柱山山谷流
泉的摩崖石刻,在我国大山名泉中极为罕见。这里是一处珍贵的山水文化库,堪称“历代诗书
艺术博物馆”,是研究我国诗歌书法艺术和历史人物的宝贵资源。李白、王安石、黄庭坚、苏
轼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并题刻在石上。如白居易的“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纫
锁云雷”:王安石的“水无心而宛转,坐石上以忘归”;李白的“天下有奇山,争似此山好”等等。
天柱山将此建造成了文化园,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了大量游人纷然踏来。三是
石洞。石洞是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天柱山的神秘谷是全国花岗岩第一秘府,全长1000多
米,洞套洞、洞叠洞,或上下迁回、或犬牙交错。道家称此为福地洞天。有诗云:“疑无路时
又一路,当低头处且低头;过了明道有暗道,手脚并用才无忧”。这里像一位先哲频频向游人
揭示着人生真谛。此外,还有仙人洞、左慈洞、柬之洞、石牛洞、迎真洞,观音洞等几十处,
都是花岗石构成。每个洞有其不同的构造和特点及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三、开发路文化
路文化是生态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1)步道。如天柱山的游览步道,有石板路、
石阶路、木占道,还有土路、草路等等。这些路根据不同路段的不同特点,构成了不同宽窄、
不同造型、不同颜色,与自然相协调,给人不同的感受。并有奇、有险;有平、有陡;有缓、
有急;有软、有硬。(2)栏杆。沿路两旁的栏杆和休憩台,应建成生态的和用各种不同材质
建成防生态的不同造型,且具一定艺术性,使人们步入公园便产生一种闲情逸致的感觉和艺
术美的享受,同时也能消除游人疲劳。(3)凉亭。有木亭、石亭、草亭、砖亭,其建筑风格
各一,与自然融为一体。每个亭都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如天柱山有丹砂亭、高隐亭、卜居亭、
振义亭等等。一个亭有一个亭的特点,一个亭有一个亭的文化,供游人休憩、赏玩、品味。
凉亭一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哮喘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例分析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展望十大投资主题系列-中国股市十大投资主题:先进制造篇.pdf
- 《脑卒中防治知识普及》课件.ppt VIP
- 《综合实践项目 健康生活宣传展演》(教案及反思)-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哮喘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例分析课件.pptx VIP
-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案及反思)-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危险驾驶罪》课件.ppt VIP
- 《我的幸运一天》-课件.ppt VIP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参问题.pdf VIP
- 综合实践项目+健康生活宣传展演+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