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陶渊明之精神安顿现代意义.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考与言说 作家杂志 Writer Magazine 2011 No.6 陶渊明之精神安顿的现代意义 张影洁 摘要 陶渊明对于中国知识分子别具价值。他在乱世中坚持自我、在真实的田园生活中安顿自我,为数百年来 道德迷失、精神彷徨的知识分子指出了新的路径。从知识分子的角度来看,陶渊明精神安顿的意义不止于中古, 他对当下的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全面的价值危机也有重要的启发。 关键词:陶渊明 精神安顿 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如果回溯过去,陶渊明研究最早在北宋渐成规模。在北 多次残酷的杀戮使得魏晋士风比之东汉明显的偏向个人 宋,陶渊明远离仕途、在田园躬耕自足的生活方式、任真自 主义,士人对门户的盛衰和个体的声名关注更多,而知识 得的性情和卓越的诗才仍能让他获得不朽的声名和源源不 人群体对社会政治应担负的责任不再占据绝对核心的位 断的倾慕与景仰,但在现代社会,这种可能微乎其微。他的 置,所以在《世说新语》那些士人言行生动的片段里,占据 人格精神能够辐射的范围、在现代社会能够引起的共鸣,越 高位的名士朝臣谈论更多的也是玄理,这也是士人个体意 来越显得逼仄、曲高和寡、寂寞而冷清。 识觉醒的表现之一。群体力量改变社会面貌和政治现实既 一 陶渊明的寂寞与超越 已不可行,士人只能依靠个体内在的精神力量超越现世, 陶渊明在他生活的时代也是寂寞的。饮酒时不免独酌 寻找慰籍与出路。陶渊明的归隐可以看作是用自己的“道”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诗文卓绝却无人共赏玩味 来阻挡世俗社会“势”的侵扰,他回答了一个知识人在荒谬 (“诗赋颇能工,举世无知音”)。在辞官彭泽之后的隐居的生 的现实中如何自处的问题,既没有道家的决绝,也没有传 活里,他始终拒绝来自官场的诱惑,避免在乱世的政治倾轧 统儒者的沉重,但兼有二者的“真”与“诚”,这就是他不同 和朝代更迭中让自己的心灵受到戕害而扭曲。从这个角度 凡响的地方。 来看,他又是幸运的。他安然而自足,任性而动,心灵舒展, 因此,研究陶渊明在当下的意义除了要努力还原历史 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命运和未来不喜不惧,超脱而实在。 真实、辨析他的诗文蕴藉的深意、剖析人文精神外,对研究 所以他的灵魂高贵而自由,和那些避居山林与世隔绝的隐 者来说,更重要的可能在于如何在陶渊明身上寻求一种知 士们相比,他更富深厚的人情味;和那些以隐士的声名换取 识人的价值认同。每一代知识人都对陶渊明进行解读,并表 高官厚禄的名士相比,他更纯粹而坦荡;和那些徘徊在仕途 达这一代士人价值观和审美取向,这可能是陶渊明接受史 随波沉浮的世家子弟相比,他更有勇气。在吊诡的政治和乱 研究的意义所在。陶渊明是如何在俗世中实现超越?他的超 象纷呈的现实中,陶渊明展现了其独特的平和,这是“乱也 越在现代社会是否能够实现?在当下中国,这是陶渊明对知 看惯了,篡也看惯了”(鲁迅语)、历经种种矛盾而达到的一 识分子群体的重要意义。 种自然澄明的境界。 二 陶渊明的安顿与知识人的迷失 随着时代的推移、士人观念的改变,陶渊明所代表的知 如果两相对比,陶渊明和他所代表的知识人传统和当 识分子的出处选择也成为了一种新的道德理想,他悠然见 下中国无论是时间还是心理都有相当遥远的距离。但有一 南山时的背影逐渐变得高大。在当代语境下,陶渊明是个温 点却是契合的,即魏晋和现代的知识人其实都部分否定了 和的理想主义者,在其诗文和小说的字里行间隐含着对现 既有的道德秩序和伦理规范,士风的转变已经发生,可是精 实的批判,不但形诸文字,而且身体力行。他甚至借助瑰丽 神世界却还没有找到新的安身立命之所,难免进退失据,表 渺茫的神话故事表达自己的哀乐悲喜,流露对现实世界深 现在行为方面就是乖张不合常理。所以魏晋时期的人物往 深的失望,《读〈山海经〉》的追怀飘渺与《桃花源记》的怅然 往任情放纵、仿佛洒脱自在,可他们的诗文却有难掩的悲 若失都带着他理想世界的影子。和那些积极入世希望改变 哀,内心和行为有着强烈的反差。这种极端的“任情而动”、 现实社会的儒者一样,他的全身远害以保持独立人格的选 刻意破坏旧有的秩序和礼教也并非难以理解,因为“名教” 择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传统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