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第8期 大 众 科 技 No.8,2009
(总第 120期 ) DAZHONG KEJ (CumulativelyNo.120)
武夷山自 区土壤的垂直分异规律及其开发利用
姚梅琴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由于海拔较高,形成了较完整的垂直地带谱。文章主要研究武夷山保护区的
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山脚到山顶土壤心土颜色的变化是亮度由白转黑;土壤表土层颜色亮度总体是随
海拔降低而变亮,心土层随海拔降低而变暗。PH值是随着海拔上升整体呈升高的趋势;有机质含量和A层的厚度随海拔上升
而增加。根据夷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的垂直分异规律对武夷山土壤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土壤垂直分布规律;有机质含量;PH值;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K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09)08一O110—02
(一)引言 成,用电位法测得土样的pH。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东南大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四)结果和分析
是世界同纬度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 1.土壤形成条件。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植被的垂直
态系统,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 分布明显,在海拔1100m 以下是常绿阔叶林,杉木、马尾松、
生物学家誉为 “绿色翡翠”、 “世界模式标本产地”,在全 毛竹等人工林也多分布本高度带,海拔1lO0~1500m之间,为
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武夷山自然保护 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海拔1500~1800m之
区海拔较高,山体的气候条件垂直变化明显,其完整的土壤 间分布着针叶林;1800~1900m之问的山坡分布着山地苔藓矮
垂直地带谱对整个武夷山及中亚热带 山地来说都具有代表 林:海拔1800m 以上的山体顶部和缓坡地段分布着山地草甸
性。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武夷山山地的自然资源,发展该区 。 由于海拔高度差异引起气候、生物等成土环境条件的递变,
的经济是武夷山发展规划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武 武夷 山土壤在性状变异和类型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
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垂直分异规律,对各不同类型的土壤 性。土壤的形成和发展与土壤的成土环境有密切联系者的,
开发利用提出建议,建立一个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稳定和谐 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规律的,它是气候、生
的生态系统,为该区经济的综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物、母质、地形、时间等5种 自然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
(二)武夷山保护区的概况 武夷山土壤成土环境见表l。
武夷山脉蜿蜒于福建和江西之间,呈北东——南西走 向,
表1 武夷山保护区土壤成土的环境因子
大致与闽中大山带和海岸线基本平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
于武夷山脉的北段,经纬度范围是27。33 ~27。54 N, 甜面犏号 鬻曩埴点 土壤类型 膏援 (-) 气馁 擅形 母岩厦母魔 擅t
117。27’~117。51 E,面积为56625h ”。其平均海拔
是1200m,其中最主峰黄冈山2158m,是大陆东南部第一高峰。
武夷山保护区处于中亚热带季风区,平均气温在12℃~
19℃之间,年降水量在1486~2150舯,相对湿度70%~84% 。
由于地势高低悬殊,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海拔每上升100m,
气温下降0.44~C;降雨量随高度上升而增加,东南坡递增率
54.14mm/lOOm,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