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仲丽:笔耕不辍晚霞里
朱仲丽是我党早期领导人王稼祥的夫人,她曾担任过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在医疗战线工作了50余年,她为白求恩大夫做过助手。在旧上海的白色恐怖中,在延安的窑洞里,无不挥洒有她的青春岁月……2014年2月8日朱仲丽在北京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先辈,使我失去了一位和蔼可亲、身手不凡的师长。她的离去勾起了我无限的追思……
《皎洁的月亮》,《黎明与晚霞》,是两部书的名字,也是这两本书作者人生的真实写照。她就是大家尊敬的朱仲丽大姐。这样一位“革命了一辈子”的老人,在退休之后坚持笔耕。20余年间,写下了300余万字的革命历史题材著作和小说,成为“红色畅销书作家”。她襟怀坦荡,宛如皎洁的月亮;她关怀青少年,就像一片如火的晚霞,呵护着美好黎明的来临。
斯人已去,风范永存。3年前,在中央直属机关举行的同志书画展览中,我有幸见到了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同志、老大姐。那回,既是初次见面,也算是一次采访。见面时她虽然已经97岁高龄,但看上去至少要比实际年龄年轻20几岁,走起路来脚很轻快,完全像个年轻人,说起话来很有条理,记忆力也非常地好,她特别喜欢穿颜色很鲜艳的衣服。活动进行了一天的时间,上午她先穿了一条鲜红色的连衣裙,下午又换上了一条蓝色的连衣裙,配上她灰白的头发,显得很有活力,素雅端庄而可亲可敬。
永远思念的稼祥
王稼祥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他曾被敌人的炸弹炸断肠子,躺在担架上进行长征。新中国成立后,王稼祥是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兼任驻苏大使,朱仲丽便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大使夫人。
当问及朱大姐稼祥同志诞辰百年之际她的心情时,朱仲丽神情略显凝重地说:“我不能带着悲哀的心情去纪念稼祥,因为悲哀不能产生进步,我是带着鼓舞的心情,心潮澎湃的心情去缅怀稼祥。”
相濡以沫几十年,朱仲丽对王稼祥最为了解。她说:“稼祥同志是为人民谋利益、忠于党的人。他一生所做的那些事情,时时刻刻都是我的好榜样。”无论是在延安的窑洞里,还是在任驻苏大使期间,或是在事务缠身的重要岗位上,“王稼祥不但谦虚、谨慎、而且非常好学,喜欢读书”。大姐回忆说:王稼祥总是博览群书,任由公务多么繁忙,“他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总是要拿着书本在看,甚至有时睡着了,但书还是抓在手上,灯也没关。”为此,朱仲丽称这是对她这个很“懒”、很好玩的人一种很好的教育和启发。
朱仲丽大姐的心里,一直怀念着王稼祥。就在她去世前,家中客厅里还挂了不少王稼祥的照片。她已经写了好几本关于王稼祥的书,她说她把自己对王稼祥的思念之情,全部都写在了书里面。
传奇的革命人生
朱仲丽生于1915年。父亲朱剑凡是留日学生,晚清时节毁家兴学,创办了“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向警予、杨开慧、蔡畅、丁玲都曾在那里求过学。朱仲丽是8个兄弟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她15岁时便协助父亲,为共产党地下组织做事。1932年,朱仲丽17岁,考入了上海同德医学院读书。
朱仲丽生长在革命家庭,自幼便结识了杨开慧和毛泽东,这免不了使朱仲丽对革命心驰神往。在上海学医期间,她因参与共产党的地下活动被国民政府逮捕。但因当时朱仲丽只是个未成年学生,不受法律制裁,不久便被保释,最终完成了学业。毕业后,朱仲丽先是在国民党地区的南京中央医院就职,不久抗战爆发,她便投入多年向往的路径,那就是奔向延安参加革命。
在朱仲丽去延安之前,王稼祥赴莫斯科治疗旧伤并兼任共产国际代表,刚好与朱仲丽失之交臂。然而,1938年初秋王稼祥回到延安,便立即对这位因为做手术而闻名遐迩的漂亮医生产生了爱意。1939年正月,王稼祥与朱仲丽结婚。10年后,新中国成立。王稼祥担任了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兼首任驻苏大使,朱仲丽便成为大使夫人,同时她进入莫斯科医科大学进修班学习。王稼祥的俄文水平很高,他尽管工作忙,但还是非常认真、耐心地帮助朱仲丽学习俄语,使她的俄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朱仲丽年轻时活泼好动,而王稼祥则好静,平时善于思考。虽然两人的性格不同,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成为情深意笃的坚贞伉丽。平常遇到闲暇时,他们会在一起打打网球,下下棋,或去看看电影,但令朱仲丽遗憾的是,以健身为目的的跳舞活动却怎么也激不起王稼祥的兴趣。每逢有舞会时,可就苦了朱仲丽了,很多时候她只得孤身前往,每到这时,王稼祥总是少不了要关照她:“去吧,早点回来啊!”每当听到这话,朱仲丽便感觉到暖流涌遍了全身。对此,朱仲丽倍感王稼祥对她生活上的关心,说道:“夫妻感情,不能强调个人的性格为重。感情越浓厚,越要为对方着想,我们之所以互相尊重,是以我们的思想、革命意志作为共同奋斗目标的,这是最为重要的。”
在朱仲丽的体贴和照顾下,王稼祥的身体日见强壮起来。有一次,毛泽东对朱仲丽说:“长征中我们还以为稼祥的伤治不好了,他现在每天都能够工作10个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