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成分代谢化学1.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成分代谢化学1.ppt

第二节 中药成分代谢化学的目的和意义 中药代谢化学是研究,整理提高祖国医药遗产的现代科学之一。对阐明中药的有效性,探讨有效成分的作用原理,解释中药复方配伍的合理性,阐明中医辩证施治的科学内涵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也是中药成分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中药成分代谢化学的研究还为新的活性成分的发现、新药合成及新的前体药物的研制提供可贵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总之,中药代谢化学的研究是中药研究中不可少的手段。在中药研究向纵深发展过程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某些黄酮类化合物,如懈皮素,橙皮素及(+)儿茶素均可在代谢中发生脱羟基反应。 1.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在消化道细菌丛的作用下可有以下四种开裂类型,即A型开裂、B型开裂、C型开裂、和D型开裂。 A型开裂 C6-C3型代谢产物 开裂部位在C环的C4与A环的C5之间,生成具有苯环和三个碳原子侧链的C6-C3(苯丙酸)型衍生物,黄酮及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这种开裂方式代谢。B环的4位和A环的羟基是必要的。 芹菜素 B型开裂 C6-C2型代谢产物 开裂部位在C环的C3与C4之间,生成具有苯环和二个碳原子侧链的C6-C2(苯乙酸)型衍生物,黄酮醇类化合物主要以这种开裂方式代谢。槐花、梧桐叶等多种植物中含有的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Quercetin)等黄酮醇类化合物都可发生这种类型的开裂。如给兔口服槲皮素及其苷,在尿中检查出3,4-二羟基苯乙酸、间羟基苯乙酸和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酸。 开裂部位在A环,中间经内酯环中间体,最后形成C6~C3(苯丙酸)衍生物。二氢黄酮醇及儿茶素等类化合物主要以这种开裂方式代谢。 D型开裂 乙苯型代谢产物 开裂部位在C环的1位与2位之间,生成乙基苯衍生物, 异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这种开裂方式代谢。葛根、葛花、槐花、山豆根等豆科植物中所含的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大豆黄素(Da-dzein)、芒柄花黄素(Formonoetin)等异黄酮类化合物都可发生这种类型的开裂。 2.香豆素类化合物 香豆素类化合物首先氢化,然后再裂解成邻羟基苯丙酸类化合物。内酯环的开裂,也可以看成是酯的水解。 四、合成代谢 合成代谢反应亦称结合代谢或轭合代谢。主要有酯化及苷化两种类型。有效成分通过上述代谢反应,即还原、分解、水解以及氧化等经常使原来分子结构中增添了羟基,氨基和羧基等极性基团,有时有效成分本身就具有羟基、羧基等极性基团。这些新增添的或原来的极性基团都是结合反应的部位。糖类,氨基酸以及机体内正常成分中的一些物质起着轭合剂(Conjugatingagent)作用,有效成分或其代谢物的羟基或羧基与轭合剂(含羧基或羟基等)缩合成轭合物(Conjugate)。 已知的轭合剂很多,主要有葡萄糖醛酸,甘氨酸、硫酸、谷胱甘肽、蛋氨酸和醋酸等。上述轭合剂多数以活性供体形式存在于体内。通过活性供体进行轭合反应。葡萄糖醛酸的活性供体是表尿核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ridine-diphosphate glucuronic acid缩写成UDPGA)。硫酸的活性供体是3′-磷酸腺苷-S′-磷酸硫酸酯(3′phosphoadeno-sine-S′-phosphosulfate缩PAPS)。此外,进行轭合反应时,尚需要转移酶(transferase)的帮助,促进轭合剂进行轭合反应。 (一)葡萄糖醛酸轭合 葡萄糖醛酸轭合是人和动物界广泛存在的代谢反应,具有羟基、氨基和羧基的有效成分及其代谢物可以进行该类轭合代谢。其中包括苷化反应和酯化反应。 β-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形成分为两步,第一步需要合成具有活性的辅酶,尿嘧啶-5-二核苷酸α-D-葡萄糖醛酸(uridine-diphosphate glucuronic acid,缩写成UDPGA),然后通过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将葡萄糖醛酸转移到被代谢物上,形成O-、N-、S-及C-葡萄糖醛酸结合物。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存在于内质网微粒体中,如将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进行分解,则需要另一种酶,即β- D-葡萄糖醛酸酶(β- D-glucuronidase)的参与。 1.O-葡萄糖醛酸苷 能够形成O-葡萄糖醛酸苷的化合物很广泛,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如吗啡,含有醇羟基氯霉素,含有烯醇羟基如4-羟基香豆素,含有N-羟酰胺或N-羟胺的羟基均有可能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O-葡萄糖醛酸苷。羧酸(包括芳香酸和脂肪酸)上的羟基也能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O-葡萄糖醛酸酯苷。酚、醇类可与葡萄糖醛酸的半缩醛羟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ucu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