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奥尼的中国情结.doc .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情结.doc .doc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情结[附1972年人民日报评论.组图.视频] 浏览:3849??? 发表于:2007-02-06??? 分类:默认分类 日志地址  1972年的中国,连同文革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要么是已经褪色的记忆,要么是谜一般的未知,而“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   三十多年前,一部《中国》令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成为举国上下的全民公敌,一首编派他的儿歌是这样唱的:“……红领巾,胸前飘,听党指示跟党跑。气死安东尼奥尼,五洲四海红旗飘。”三十多年后,93岁高龄且半身不遂的安东尼奥尼邀王家卫、索德伯格合拍《爱神》,而中国人也早已与他重修旧好,还安氏一个中立艺术家的身份 ?     其实,安氏在中国平白背负这么多年的骂名,他在《中国》里面到底拍了些什么,却很少有人知道。直到2004年底,意大利驻华使馆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举办安东尼奥尼影展,乃使《中国》在中国首获公映。上周五晚,波恩中国电影节展出了这部曾经引发外交争议的纪录片,将观众带回到1972年的中国。     正如安东尼奥尼本人所言,“其实《中国》是关于中国人的影片。”他自称是“一个带着摄影机的旅行者”,想要拍一部不带任何教育意义的纪录片。在出发前几个月,他在寄往北京的“意向书”中曾写道:“我计划关注人的关系和举止,把人、家庭和群体生活作为记录的目标。我意识到我的纪录片将仅仅是一种眼光,一个身体上和文化上都来自遥远国度的人的眼光。”     22天的旅程,3万米长的胶片,外加外国旅行者的一双眼睛—— 安东尼奥尼扛着他的摄影机,捕捉着中国广袤大地上的人群。他还试图把电影观众也带上,可以说是牵着他们的手,一起来做这次旅行。      北京天安门城楼影片是从北京天安门开始的,那里是中国政治、革命的中心。不过安东尼奥尼的兴趣点显然在人不在景。他的长距离变焦镜头时远时近,忽前忽后,牵引着画面人物的注意力。那些革命时代的女同志有的羞涩地转过头,但又抑制不住好奇心,回过头来瞟上一眼;有的则表现出警惕与不安,画外——也许就是画内——响彻那首《我爱北京天安门》。     中国脸谱与面部表情,成为安东尼奥尼画面的主要关注对象。他的目光透过摄像机追随着他们,无论在城市街道,抑或是乡间小路,那些外表质朴、贫穷而均等的人们始终是影片主角。而当他们留意到自己正在成为被观察对象,留意到镜头后面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外国人时,惊慌、好奇、平静、安详、纯真、无动于衷或者高深莫测的神色暴露出各自不同的心灵状态。     显而易见,安氏有一双艺术家的眼睛,他对红旗飘飘热气腾腾的建筑工地或者丰收场面不感兴趣,对中国人的建设、中国人的风景、中国人的政治符号不感兴趣,相反,当成千上万的蓝衣人骑车上班,将马路染上了一片蓝色,当川流不息的自行车队占领了整条大街,整个城市,就像是八万万蓝色中国人正在从眼前走过的时候,他兴奋地举起了摄像机。     安氏善于抓拍平凡生活里别有意趣的瞬间,他的画面因而透露出一种幽默感:骑自行车的中年人撒开双手,旁若无人地做着伸展健身运动;围墙外高音喇叭里的样板戏吵醒了一头正在午睡的猪,它吱溜一声翻转起身,踱步而去;抱小孩的父亲穿越马路,熟睡孩子的小脑袋兀自耷拉下来,随脚步颠簸前进;小学正在举行接力赛跑,开小差的学生盯着镜头发呆,猛然之间又像想起什么似的拼命鼓掌……      北京的冬储大白菜影片还穿插了一些意外的场景:例如在河南林县的某天,安东尼奥尼发现一行人举止怪异,于是举起机器跟了过去,结果来到一个自发的集贸市场。人们带着自产的粮食、家禽和自制的食品,正在进行在当时算是“非法”的交易。这个小小的集市有些杂乱无序,买卖双方也显得紧张不安,这与另一组镜头(显然是摆拍场面)——北京某大商场摆满琳琅满目的商品,肉类、各种时鲜蔬果堆成小山的盛况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安氏还突然拜访了林县一个闭塞的小村庄,而村长竟然允许他拍摄。“不过,很奇怪的是,村长让那些穿着破烂衣服的人统统躲开。”镜头直接对准了毫无准备的村民。他们有的马上逃走,有的则躲在墙壁后面,胆怯地露出半边脸来偷看,还有一部分好奇心重的人则呆呆地站着,目不转睛地打量着眼前外星人一般的怪物究竟在搞什么玩意儿。看得出来,这些生活在穷乡僻壤的人们受到了惊吓,但毫无敌意,尽可能不去冒犯突如其来的客人。     即使没有这些计划之外的场景,《中国》里的许多画面本身凸显了一种强烈的对映效果。镜头落在故宫、天坛、苏州园林——背景是文化韵味极浓的古中国,而人物是清一色着革命服装的新主人,画外音则是锣鼓喧天的样板戏。怪不得台湾散文大师余光中在见到《中国》那片日思梦想的土地时不禁要问:“那里面是中国吗?” 那里面当然还是中

文档评论(0)

ucu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