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阳黄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变化与临床意义.pdfVIP

黄疸阳黄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变化与临床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黄疸阳黄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变化及临床意义 罗秋红1施光亚2 l福建中医药大学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0) 肝细胞性黄疸与阻塞性黄疸均属于祖国医学“黄疸”范畴。临床上大多根据病史、症状、体征, 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来判定是哪一类型的黄疸。纵观国内外文献资料发现血清腺苷脱氨 酶(简称ADA)是反应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而国外学者也证实血清ADA是反应肝实质损伤的 指标,而肝细胞性黄疸亦有明显的肝实质损伤。本研究以黄疸阳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黄疸阳 黄患者血清ADA水平的变化以及其对黄疸辨证及鉴别黄疸类型的临床意义。 临床资料 l、病例选择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中阳黄证型以及1991年全国中医学会肝病 专业委员会天津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中阳黄证型,将阳黄分为湿热证 (包括热重于湿证、湿重于热证)、胆腑郁热证、疫毒炽盛证。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陈文彬等主编 的诊断学》中血清总胆红素值大于34.2umoFL以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病毒学指标及肝功能等 相关检查分为肝细胞性黄疸组、阻塞性黄疸组。纳入标准:符合中医黄疽阳黄辨证标准及西医诊断 标准:年龄在18岁—80岁之间。排除标准:食源性黄疸、老年性黄疸、确诊为溶血性黄疸、先天 性非溶血性黄疸、确诊为结核病如肺结核、肠结核等、有严重的全身各脏器功能损害、妊娠期、哺 乳期妇女、年龄在18岁以下或80岁以上者。 2、一般资料 按照队列研究方法,共计收录黄疸阳黄病例68例,其中包括湿重于热证21例,热重于湿证 23例,胆腑郁热证20例,疫毒炽盛证4例,按照西医诊断分为肝细胞性黄疸组,阻塞性黄疸组。 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54.32j:16.00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上构成相近,两者在统计学上无 差异性,P值o.05。其中肝细胞性黄疸组包括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8例,乙肝后肝硬化ll例, 酒精性肝炎l例,原发性肝癌4例;阻塞性黄疸组包括急慢性胆囊炎伴胆总管扩张16例,胆石症 18例。 方法 l、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将符合湿重于热证、热重于湿证、胆腑郁热证、疫毒炽盛证四型的患者 纳入黄疸阳黄范畴作为研究对象。对所研究的黄疸阳黄患者,按照西医的诊断分为肝细胞性黄疸组、 阻塞性黄疸组。用统一的研究表格记录相关数据,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要症 状、体征、舌脉象,三大常规、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腹部影像学检查等情况。 2、统计学处理 用SPSSl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整理的数据先进行正态性的分析,如果数据均符合正态 性分布、方差齐,则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则用秩和 检验对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各指标用i士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l、黄疸阳黄中医证型(见表1):黄疸阳黄患者以湿热证为组,其中热重于湿证23例,占33.8%, 湿重于热证2l例,占30.9%,共占64.7%,胆腑郁热证20例,占29.4%,疫毒炽盛证4例,占5.9%。 ·333· 表l 阳黄患者证型例数及百分比的构成 表l示:从构成比来看阳黄患者以湿热证为主,包括湿重于热证、热重于湿证,共占64.7%, 其次为胆腑郁热证,疫毒炽盛证最少。 2、黄疸阳黄各证型间血清ADA比较:见表2 表2 表2示:湿热证、胆腑郁热证均符合正态分布,方差检验符合齐性,用t检验分析结果示,两 组的血清ADA水平有明显差异(心.358,P=0.0220.05). 3、肝细胞性黄疸组、阻塞性黄疸组血清ADA比较:见表3 表3 Test方法检验,得出结果为肝 表3示:因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故用非参数中Mann-Whitney 细胞性黄疽组ADA水平高于阻塞性黄疸组ADA水平,且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而阻塞性黄疸组的阳性率为23.53%,两者的阳性率亦有明显差异. 表4 表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