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I四]1 1盆地东部天然气中C02的成因和来源 吴小奇P,廖凤蓉1,黄士鹏1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四川盆地东部是近年来天然气勘探的热点地区,该区天然气常具有较高含量的H2S而被认为与硫 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 TSR 相关,前人对该区烃类和H2S的特征、成因及与TSR作用的关系进行了 广泛深入的研究。C02作为一类重要的非烃气体,对于揭示天然气的成因和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Dai et 区天然气中C02具有较高的6¨C值,表现出无机成因气的特征,这些C02成因和来源及其与TSR的关 et et 系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Hao a1.,2010 。本次工作通过对 a1.,2008:刘全有等,2009;Huang
川东地区中南部典型天然气样品中C02的含量和碳、氦同位素特征的分析,结合前人在川东北地区 的工作来探讨C02的成因和来源,为揭示四川盆地东部天然气的聚集成藏过程提供有益的信息。 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东部天然气中C02含量大多小于2%,H2S含量大于l%时其与C02含量之间
且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图la 。
地区天然气具有较低的R爪a值,表现出典型壳源氦的特征,c02/3HelL;值分布范围较广,与幔源气体
特征明显不同,因此这些C02均为典型壳源成因。 80 —6 /_、 装 摹 豁 褥 爨4 蜷 痒 嬉 求 求2 0 CO: % 图1 I基l/ll盆地东部天然气中c02的含量 a 和613Cc02值 b 分布频率直方图
C02主要来自二叠纪岩浆活动和高热流作用下碳酸盐岩的热分解;对该区TSR反应程度较高的气藏
则主要来自碳酸盐岩储层在酸性较强的地层水作用下发生的去白云岩化,因而具有较高的6”C值。
这些C02尽管在含量上与H2S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主要并t TSR成因。 低513Cc02值的天然气主要位于川东的中、南部地区,该区受峨眉山地幔柱活动影响较小,天然
气中的c02主要表现出有机成因的特征,其中卧龙河气田天然气尽管经历了TSR作用,但反应程度相
对较低,地层水酸性较弱,储层尚未发生去自云岩化,C02仍以TSR成因的为主,具有较低的6uC值。
考虑到去膏化对C02的消耗,因此卧龙河气田天然气中C02含量较低,甚至低于未发生Ts毗区的天
然气。 ‘通讯作者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 电话:座机电话号码 339
参考文献: Dai D1996 andaccumulationofcarbon inChina.AAPG
Dai C,Wang OeoehemisWy dioxidega.跎s Bulletin,80 10 :1615-1626. J,SongY Cai sulfatereductioninthe
Hao Y X,Zou P-2008.Evidencefor ofoil andthermochemical F,GuoT’Zhu H,Li multiplestages cracking Puguanggas 1-637. field,SichuanBasin,China.AAPGBulletin,92 5 :61 fromtheTriassic FormationofNortheast K HLiuLSun ofC02innatumlgas Feixianguan
HuangS,HuangTong W:ZhongQ.2010.Origin SichuanBasin.ScienceChinaEarth Sciences,53 5 :642-648
戴金星。夏新字,卫延召,陶士振,2001.四川盆地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石油实验缝质,23 2 :115-121.
刘全有,金之钧,高波,张殿伟,胡安平,杨春,李剑.2009.川东北地区酸性气体中C02成因与TSR作用影响.地质学报,83 8 :1195·1202.
作者简介:
吴小奇.1982年lOft生,男,江苏盐城人,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工作.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研究所,邮政编码:100083.
联系电话:座机电话号码 E-mail:wuxiaoqi@petrochina.tom.cn 34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