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医学
光明中医2014年2月第29卷第 2期 CJGMCM February2014.Vol29.2 ·241·
衰 ,阳气虚弱 ,则脾失运化 ,出现纳呆 、口淡乏味、胃脘 泻”、“脾虚则湿胜 ”,脾弱则木乘 ,脾为阴土 ,胃为 阳
胀满诸症 ;阴气主降,糟粕下行 ,运化不及 ,浊阴不降, 土,湿浊不化而伤脾 阳或郁而化热而成肝强脾弱 ,寒热
则便秘 。故本案通过用于姜 、附子 、炙甘草温运脾阳, 错杂之症,所 以痛泻要方与半夏泻心汤合用 ,泻肝理
并重用太子参补气健脾 ,内金化食防浊邪碍脾 ,加大黄 脾 ,健脾和 胃,调和寒热 ,使清阳上升 ,升降协调 。西医
通腑降气 ,并与辛温之姜附共奏辛开苦降,而恢复脾 胃 治疗十分棘手之多年不愈肠易激综合征一治而愈。
升降功能。案三中,主要表现为腹泻 ,根据 “湿胜则濡 (本文校对 :刘浩 收稿 日期 :2013—05—21)
黄太基主任医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 良之特色经验
吕 楚’ 黄太基
关键词:胃脘痛;功能性消化不良;黄太基;经验
文章编号:1003—8914(2014)一02—0241-02
黄太基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硕 中医理论言,肝主疏泄 ,喜条达而恶抑郁 ;脾主运化,胃
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的临床 主受纳。如 《素问 ·五常政大论》说:“发生之纪,是谓
研究 30余年 ,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 启陈 ,土疏泄 ,苍气达。”指 明了脾 胃与肝 息息相关。
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在临床上观察到黄老师 脾胃的纳运升降运动依赖于肝 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 ,
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 良方面取得 了明显 的疗效 ,在辨 情志不遂 ,肝失疏泄 ,气机不畅,脾 胃升清降浊失序 ,则
证立法 、处方用药上具有独特的见解。现将黄老师治 饮食难以消化吸收及输布 ,以五行学说来 阐述 ,即为
疗该病 的学术经验及典型病例总结如下。 “木旺乘土”,故 《血证论》言:“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
1 FD 的含义 入胃,全赖肝木之气 以疏泄之 ,而水谷乃化 ,设肝之清
功能性消化不 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临床 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 ,渗泄中满之症 ,在所不免。”
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 胃肠病 ,是指一组表现为上腹 张景岳在其 《景岳全书》中也 曾指出:“怒气暴伤 ,肝气
痛、上腹胀 、早饱 、嗳气 、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等上腹不 未平而痞。”亦说 明肝 的疏泄功能异常直接影响 胃的
适症状 ,经检查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的胃肠道 、肝胆及 受纳与腐熟功能。另外 ,胆附着于肝 ,胆汁为肝之余气
胰腺等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症状可持续或 积聚而成 ,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亦依赖于肝之疏泄,故
反复发作 。目前现代医学认为 FD的发病可能涉及 只有肝主疏泄功能正常 ,则胆汁才能正常的分泌与排
多种因素 ,主要与幽门螺杆菌、胃动力减低 、胃窦收缩 泄 ,方能有助于脾 胃的运化 ,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力减弱或完全缺乏、小肠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异常等 从社会 因素论 ,现代人需要承受更多来 自社会各
因素有关 ,同时与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快 、工作紧张、精 方面的压力 ,往往导致情志失调,气郁伤肝,肝气横逆,
神压力大有关 。治疗上西医一般采用促 胃动力 、抑制 势必克脾犯 胃,加之饮食不节 (洁),更伤脾 胃,致使 胃
胃酸 、保护 胃黏膜 、抗幽门螺杆菌 、抗抑郁药及心理调 失和降;且肝郁气滞 日久,气血凝结 ,血行不畅,脉络不
护等对症治疗 ,但 目前尚未取得满意疗效 ,而中医药在 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