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校正医书局对张仲景著作的校勘考述.pdfVIP

北宋校正医书局对张仲景著作的校勘考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宋校正医书局对张仲景著作的校勘考述 孟永亮1梁永宣2 (1.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010059;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摘要: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祜二年(1057)八月,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 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书1l部。 其中,张仲景著作被整理为《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和《金匮要略方》3部,且成为宋之后的定 型化版本,直至今天仍被应用。本文从校勘过程、校勘方法及校勘内容等3方面考述了北宋校正医 书局对张仲景著作的整理情况。研究发现:张仲景著作原未列入校正医书局最初的校正计划中;整 理时由孙奇担任张仲景著作的主校并撰序,林亿等在最后详定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张仲景著作的 校勘过程先后用时约9年;宋臣在校勘中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对校、本校、他校、理校等校勘四法, 并从注音、释义、避重、疑非、示阙或未见等5方面进行了详细校勘。在张仲景著作的校刊过程中, 充分展示了北宋校正医书官具有丰富的医理知识,也体现出他们高超的校勘水平和谨慎的校勘态度。 关键词:北宋:校正医书局;张仲景著作:校勘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祜二年(1057)八月,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 目的的临时性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书11部。其中, 张仲景著作被整理为《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和《金匮要略方》3部,且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 本,直至今天仍被应用。本文从校勘过程、校勘方法及校勘内容等3方面考述北宋校正医书局对张 仲景著作的整理情况。 1校勘过程 关于北宋校正医书局对张仲景著作校勘过程的相关史料记载如下。《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嘉 祜二年(1057)庚戊,……琦又言:‘医书如《灵枢》、《太素》、《甲乙经》、《广济》、《干金》、《外台 秘要》之类,本多讹舛,‘神农本草》虽开宝中尝命官校定,然其编载尚有所遗,请择知医书儒臣与 太医参定颁行。7乃诏即编修院置校正医书局,命直集贤院、崇文院检讨掌禹锡等四人,并为校正医 书官。”《伤寒论序》载:“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 理臣林亿等谨上。治平二年二月四日进呈,奉圣旨镂版施行。 朝奉郎守太子右赞善大夫同校正医书飞骑尉赐绯鱼袋臣高保衡 宣德郎守尚书都官员外郎同校正医书骑都尉臣孙奇 朝奉郎守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判登检院护军赐绯鱼袋臣林亿 翰林学士朝散大夫给事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宗正寺修玉牒官兼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兼判秘阁秘书 省同提举集禧观公事兼提举校正医书所轻车都尉汝南郡开国候食邑一千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臣范镇推 忠协谋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八百户 臣赵概 推忠协谋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八百户食 实封八百户臣欧阳修 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特进行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庐陵 郡开国公食邑七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二百户臣曾公亮 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馔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 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上柱国卫国公食邑一万七百户食实封三千八百户臣韩琦 《校正金匮玉函经疏》载:“……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等先校定《伤寒论》,次校成此经。…… 治平三年正月十八日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 亿等谨上。” 《金匮要略方论序》载:“……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 函经》,今又校成此书。……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充秘 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 分析上述史料可知,从校勘计划看,张仲景著作最初未列入校正医书局校勘8部医书的计划, 在后来的校勘过程中补入。 从校勘顺序看,宋臣先校定《伤寒论》,次《金匮玉函经》,最后为《金匮要略方论》。从校勘时 问看,宋臣开始校勘张仲景著作的时间未见有史料明确记载,但可推测其最早开始于仁宗嘉祜二年 (1057)八月之后,因在《伤寒论序》后有林亿署名,林亿为首批校正医书官。《伤寒论》、《金匮玉 函经》的校迄时间分别为英宗治平二年(1065)二月四日和治平三年(1066)正月十八日:《金匮要 略方论》的校讫时间未见有史料明确记载,但从林亿的官职变化可以推知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