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 月
2006 5 社会科学家 ,
May2006
(第 期,总第 期)
3 119 SOCIAL SCIENTIST (No.3,GeneralNo.119)
【文艺论丛】
从唐代诗词的女性服饰描写看
唐代社会审美情趣的流变
包莉秋
225002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
关键词:唐代诗词;女性服装;审美情趣
摘 要:服饰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唐诗词中的女装作为审美对象,积淀着唐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唐代女
装,从初唐的“芙蓉出水”到盛唐的自由开放,到中晚唐的“错彩镂金”,折射出了唐代社会审美情趣的变迁。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I206.2 A 1002-3240200602-0025-04
服饰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服饰 猜测。
的演变来了解社会的变化以及人们审美趣味的变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不再拘泥于服装的
唐代的服饰如同它的诗歌一样异彩缤纷。服饰主要包 实用性。自先秦以后,服装的作用便由原来的实用、遮
括穿着和装饰,本文欲通过诗歌中对女装的描写来探 羞、挑诱为主逐步向以审美为主或以审美和实用并重
讨唐代社会审美情趣的内涵。 转化。《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有一则“秦伯嫁女”的
寓言“: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文
一、服装的起源及功能变迁 衣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贼公女……”尽管
在韩非子看来,美会使人忘记功利实用目的,但服装
人类最初穿衣的原因千百年来众说纷纭。但总的 的审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却是毫无疑问的,
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种:一、《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偷吃 人们对于服装的审美功能的重视也正是时代进步的
禁果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西方人的眼中,人类穿衣服 缩影。《淮南子·修务训》说“,今夫毛嫱西施,天下之美
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遮羞;二、古代中国人将衣服的产 人”,本来“曼颊皓齿,行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
生归结于它的实用价值,墨子说“:衣必常暖,然后求 说者”,但“若使之衔腐鼠,蒙猬皮,衣豹裘,带死蛇,则
丽”“,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到了神 布衣韦带之人过者,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尝试使之
农时候才“织而衣”,因而庄子在《盗跖》中认为服装的 施芳泽,正娥眉,设笄珥,衣阿锡,曳齐纨,粉白黛黑,
使用源于它的御寒作用。三、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看 佩玉环揄步,杂芝若,……则虽王公大人有严志颉颃
怆余
待服装起源的观点发生了变化。历史学家吕思勉在 之行者,无不惮 痒心而悦其色也”。可见美的服饰之
《先秦史》中说“:案衣服之始,非以裸露为亵,而欲以 大功效,即恰当地使用服装来装扮自己,则可达到事
蔽体,亦非欲以寒。盖古人本不以裸露为耻,冬则穴居 半功倍的效果;若使用不当,就极有可能适得其反。传
或炀火,亦不借衣以取暖也。衣之始,盖用以为饰,故 授《诗经》的四大家之一的儒学西汉初年燕人韩婴,曾
必先蔽其前,此非耻其裸露而蔽之,实加饰焉以相挑 在《韩诗外传》说过“:衣服容貌者,所以悦目也。”这进
诱。”可以看出,作者的这个观点和西方达尔文的“性 一步强调了服装的审美意义———“赏心”“、悦目”的功
选择原理”类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