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与中国少数民族婚礼之比较——以哈萨克族为例.pdf
第26卷第6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6VOL26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
(2008年第6期)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No.620o8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与中国少数民族婚礼之比较
— — 以哈萨克族为例
阿依古丽
(中央民族大学 法学院,北京 100081)
摘要:哈萨克族是繁衍生息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一支有着 自己悠久历史的、古老的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
中,创造了具有 自己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法文化。尤其是在涉及婚姻的习惯法当中,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
且,其 中所涉及的婚姻缔结仪式与中国古代的婚姻六礼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对二者婚礼仪式的比较,可以找
到它们共同的特点。
关键词:哈萨克族;婚姻;习俗;仪式;六礼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941(2008)06一OO46—05
哈萨克族是繁衍生息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一支有 致,也具有较深的门第观点,成年男女的父母在选择
着 自己悠久历史的、古老的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发 结婚对象时,也讲究门当户对,通常从双方家庭的经
展过程中,创造了具有自己浓郁民族特色的法文化。 济条件、社会地位等诸方面考虑,绝不向与自己地位
尤其是在涉及婚姻的习惯法当中,更是具有 自己鲜 悬殊的人家去求婚。
明的民族特色。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传统哈萨克 正因为在哈萨克人的传统观念中,把结婚看成
婚姻习俗中,有很多内容与古代汉民族非常相似。 是人生中的一项重大礼仪,往往是庄重、严肃对待,
例如,在哈萨克人 中遵守的婚姻习惯法 中规定,实行 决不草率应对。由此体现于婚姻的缔结仪式方面,
部落外通婚制,即允许不同氏族的男女通婚,属同一 必须执行严格的结婚程序,且这一古老的传统沿袭
氏族的男女禁止通婚,①即使允许,两人最少也是本 至今,在现今哈萨克人所生活的广大牧区中仍还可
部落七代之外的关系才可。这与中国古代早期婚姻 以看到完整保留的这些传统婚礼仪式。这些仪式又
制度中的同姓不婚,即禁止同一姓 氏的家族成员间 和古代汉民族的婚姻六礼制度,即 《仪礼 ·士昏礼》
的通婚行为的习俗是非常相似的。之所 以这样规 中所规定的 “婚有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定,是因为在哈萨克人的观念中认为,七代以内都是 和亲迎”仪式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类似的仪式在
骨肉至亲,由此不可通婚。这与古代汉民族婚制,同 被哈萨克人所称之的 “哈凌马了”的传统聘娶婚中
姓不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藩”…的理解是相一致 都充分展现。所有这些在婚礼中需要严格执行,甚
的。不仅如此,在哈萨克族古老的婚姻习俗中,成年 至有些烦琐的婚姻缔结仪式,再一次证明了传统社
男女是不能自主决定婚姻的,婚姻大都由父母包办。 会中的哈萨克人对婚姻大事的重视程度。具体来
这种更是与中国古代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亦 说,就是从说亲到完婚要分别经历六个仪式:哈萨克
如诗经所载 “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的婚姻缔结方 人称之为 “托依”,即说亲(“库达拉苏”)、定亲、约
式不谋而合。甚至,在哈萨克人的传统婚姻观念中, 定彩礼(“吉勒提斯”)、送财礼(“吉尔提斯阿帕鲁
缔结婚约的原则也与古代汉民族的婚姻观念非常一 乌托依”)、出嫁仪式(科孜乌扎塔亭托依)和迎亲仪
收稿 日期 :2008—11—04
基金项 目: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UN985—1…4 2 6)。
作者简介:阿依古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