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演化的三个尺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演化的三个尺度   苏东坡有一首诗我特别喜欢,我也常把诗末的两句改为“不识语言真面目,只缘身在言语中”,因为打从我们在母亲的肚子里起,就已经隐隐约约听得到说话的声音,于是我们一辈子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大部分的思想也一定需要靠大脑里的语言组织妥当,然后才能脱口而出或化为文字。要研究语言的真面目,不能不借助语言,但又难免会受到语言的限制,所以想要透彻明了语言的本质可谓难上加难!   古人一定对语言涌现有很大的兴趣,因此存在许多有趣的神话。圣经里的上帝让亚当为各种动物命名,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古代的哲学家也喜欢讨论语言涌现的问题,很巧合的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和战国时代的荀子,对词的来源竞说过大同小异的话,他们都表示,词是以音表义,但一个词的音与义之间却没有什么固定的关系。因此“水”这样东西,可以叫做water,可以叫做mizu,也可以叫做acqua等等,只要大家的用法一致,沟通起来就不会有障碍,用荀子的话说就是“名无固宜,约定俗成”。   我们当然无法把时间拨回十多万年,来看看“约定俗成”是怎么回事,可是却可以用计算机做些简单的模拟实验,以证明一群个体的确能逐步发明一些词,用一些符号来代表事物(王士元柯津云2001;Wang 2006a;Ke et al.2008;Gong et al.2010)。   词是语言最核心的部分,要掌握一个语言,我们必须知道怎么把大量的词串起来,短则成句,长则成篇,并且要知道如何在不同的场合里适当地运用这些话语。   每个语言都是个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Wang2006b),当然不是瞬间就可以发明出来的,而是经过几万年的演化,随着人类的文明累积逐步逐步地发展而成,这就是演化语言学的宏观史(macrohistory)。为了要了解语言涌现这个问题,德国的科学院在1769年曾经设置一个奖项,得奖者是赫尔德(G.Herder),他的获奖论文,已经有中文版可供参考(Herder1772)。   此文有许多颇有见地之处,比方说,他注意到环境给我们的信息,是通过不同的器官传入大脑的。眼睛看到的是颜色、形状,耳朵听到的是不同的频率及节律,鼻子、嘴巴,手,皮肤等,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独特的编码方式,而大脑却有能力把这些代码综合起来,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感觉或概念,这种能力叫做“跨感官模式联结”(cross modalassociation),是语言涌现不可或缺的基础。赫尔德认为这种能力就是生理学家所提出的sensorium commune,也就是英文常用的common sense一词的来源。   这种联结能力的神经基础,一直到20世纪中叶才被研究清楚(Geschwind1976)。贾许温德(Geschwind)指出了弓状束(arcuate fasciculus)是大脑皮质语言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把颞叶、顶叶、额叶等脑叶联系起来,见图一。贾许温德的研究发表了30多年后,又有科学家用最先进的扩散张量造影(DTI,DiffusionTensor lmagi ng)技术,把这些和语言相关的大脑区域绘制出来(catani et al2005)。   图二所示的左大脑皮质上,作者标出了以19世纪两位伟大的神经学家布洛卡(Paul Broca)和韦尼克(Karl Wernicke)命名的区域,同时也加上了贾许温德区,因为他所强调的弓状束及角回(angular gyrus),能把前人一些重要的发现综合起来。   可是18世纪的科学,还远不能解决语言涌现这个难题。虽然有些知名的思想家,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等,都曾着眼于这个问题,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人类演化的知识,是不可能讲出什么好道理的。要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必须知道人类跟别的动物有哪些不同,因而导致语言为人类所独有,别的动物不但没有发展出像语言这样变化无穷的沟通工具,而且还根本无法学会我们现有的语言。   人类之所以能具备运用语言的能力,一方面要从不同的人类语言里去研究语言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复杂适应系统,一方面要从人体上的演化,尤其是大脑的增长去探究,另一方面还要从人类群体生活的进展去思索,这三条思路前人都还未能很清楚地考虑过,可是无稽之谈的文章却越来越多。所以赫尔德的文章发表100年后,巴黎语言学会在1871年宣布,他们的集会不再接受讨论关于语言涌现的文章。像这样由学会公开禁止讨论某个话题,倒是学术界里极为罕见的一段趣事。1872年,伦敦的语言学会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明文规定禁止谈论语言涌现。   自从禁令颁布后,语言涌现这个话题于是销声匿迹了近100年。一直到1960年,才有美国的霍克特(charlesHoc kett)在权威性的《科学美国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