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直击IDF2013
智能汽车、智能电视、3D打印,这些科技名词虽早已在现实生活中有了实体产品,但直到今天,智能汽车最多算是智能车载监控系统,智能电视仍停留在“云点播”,3D打印也因高额的价格迟迟不能走进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些Intel曾大力宣传的科技还未到来?在IDF2013大会上,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
无人驾驶的困惑
自2010年奥迪无人驾驶自动汽车TTS行驶12.42公里,抵达落基山派克峰顶距今已有两年。虽然汽车厂家和谷歌之类的互联网技术公司一再强调自己的智能汽车已经自动驾驶了N多公里,并且在无人驾驶时拍下了不少情侣OOXX的照片,但是这种无人驾驶的高科技汽车却迟迟没有来到我们身边。可与车有关的科技确实都已成为各个互联网或技术公司的重点项目,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开上无人驾驶的汽车呢?
八仙过海的解决方案
此次IDF2013大会上,英特尔推出了无数个与车有关的解决方案。例如,凌华解决方案中就提到利用高集成嵌入式电脑来监控整辆车子的信息。这套嵌入式电脑的系统能够满足多媒体内容的传输,从车内和车外采集数据以及将数据传送到中央控制装置。最后系统还能在车辆行驶过程所特有的条件下运行,而满足这项技术的产品就是MXE-5300系列,第二代Intel Core i7无风扇嵌入式电脑,它可以在零下20度和零上70度的范围内工作。
如果你觉得这种MXE-5300系列的产品顶多算是抗压能力强,而与无人驾驶还相差甚远,那么凌动处理器与安卓合理推出的这款IVI系统总算能与智能沾边吧?
这款IVI系统采用了45纳米工艺制造,并且结成74700万个晶体管,512KB二级缓存,同时还支持英特尔虚拟化技术以及Intel 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更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热设计功耗仅为0.6瓦到2.5瓦之间。
但就算是这样一套搭载凌动处理器与安卓系统的汽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能被称之为智能汽车。智能汽车与这些带有电脑系统的汽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智能汽车可以不靠人力就可对突发情况做出反应。例如面对急转弯,普通的高科技汽车能够根据汽车的传感器而做出强制刹车、减速,但这种情况还是依靠人力转动方向盘才会起效。真正的智能控制连转向都不会依靠人力,完全是由电脑控制。相比之下,什么安卓、凌动就显得有点弱爆了。
智能汽车开到哪了?
前面所提到的那几项技术与解决方案,都说明有很多人把智能汽车与娱乐系统弄混淆了,其实娱乐系统与智能系统并无太多瓜葛。但针对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IDF2013还是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可扩展嵌入式电脑解决方案,就是凌华高科技MXC-6000无风扇嵌入式电脑。这款产品具有广泛的输入电源和内置的弹性,能够满足具备特定需求的应用。并且还带有PCI/PCIe扩展槽,大大增强了无人驾驶汽车的扩展性,而前面板配有丰富的I/O接口,在满足无人驾驶车辆系统中视频采集卡的同时,还能借助千兆以太网口、COM和USB端口相机来进行导航与车辆控制。
不过谷歌汽车式的“智能汽车”概念已经喊出将近十年了,为什么还没有走进民用商业化呢?iWo在IDF2013的会场经过大量调查后发现原因大致有三点:技术上还没能达到百分之百的精确:各汽车厂商内部与外部的原因(市场与设计人员的冲突,所以造成了该项目商业化被搁置,因为设计人员趋向于产品完美,但是市场部在乎的是自己产品的价格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科技与用户需求之间需要磨合(消费者能否放心把自己的双手从方向盘上拿开)。
针对第一个原因iWo在IDF2013上分别采访了技术市场工程师兰海和英特尔嵌入式电脑部科学技术中心的陈梅(音译)教授。他们都表示谷歌汽车从技术上来说是一个十分出色的产品,其安全性达到了90%以上,但由于智能汽车的上市不光涉及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哪怕有1%的隐患都不容小觑,就连智能汽车的鼻祖巴斯帝安都不指望其取代人类驾驶员,所以他将智能汽车称作“驾驶辅助机器”,也正是这1%的隐患让众多汽车厂商对投放智能汽车犹豫不决。这是智能汽车久久不能来到我们身边的技术原因。
智能汽车何时能出现
既然我们没有在技术上做到万无一失,那么就不会停下完善的脚步。在IDF2013展板论道上iWo看到一项可能会用于未来智能汽车上的技术,这项技术被称为Fine-Grained Localiization and DynamicContext Understanding(准确定位与动态语境理解)。简单说就是通过提前对空间进行3D建模,来帮助我们用视觉工具进行自身定位,当然也可以通过视觉工具对他人的位置进行定位。这项研究的负责人陈梅教授介绍,他们在进行实验时,是把几个头戴摄像头的大学生聚集到一间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