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粉刺性乳痈中医治疗进展
摘要:粉刺性乳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目前西医除手术外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且手术治疗后多易复发。本文分析中医对粉刺性乳痈的治疗方法,归纳为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中西医结合法,认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各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不同,治疗方法亦多是停留在以经验为主,因此尚需要更多的临床总结和深入研究,使粉刺性乳痈的中医治疗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个体化,以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疗法;综述
粉刺性乳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性化脓性乳腺疾病,好发于非哺乳期[1]。乳腺导管的扩张被认为是病理的根本改变,导管填塞是其病理改变的基础[2],临床以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块、乳晕旁脓肿及瘘管形成为主[3],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4%~5%[4]。本病病因病机复杂, 疾病发展变化多样,西医对于本病一般采用手术切除病变导管或单纯乳房切除的方法,这对乳房的外形破坏较大,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均造成一定的伤害,中医在治疗该病方面发挥其优势,辨证论治,内外合治,破坏性小、复发率低,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对近几年来中医对本病的治疗近况综述如下。
1 内治法
1.1辨证分期,内外结合方法 根据急性期、非急性期病情程度, 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辨证分期给予相应的中药口服,可以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及缓解临床症状,在慢性期采用中医传统的切开、挂线、去腐生肌法治疗,优点是损伤组织少,痛苦小,愈合后复发率低,基本保持乳房外形。郦红英[5]辩证分为初期, 急性期, 亚急性期, 慢性期。初期治以疏肝理气,调摄冲任,自拟方:柴胡9g、郁金9g、延胡索9g、生山楂9g、芡实9g、肉苁蓉9g、淫羊藿9g、路路通9g、牡蛎30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生麦芽30g、生谷芽30g; 急性期治以清热解毒,祛瘀消肿,自拟方:金银花12g、连翘12g、黄芩12g、皂角刺12g、蒲公英30g、全瓜蒌15g、赤芍15g、生地15g、半枝莲15g、丹参15g、生黄芪15g、炙僵蚕9g、白花蛇舌草50g; 亚急性期治以清热消肿,活血祛瘀,自拟方:蒲公英15g、全瓜蒌15g、丹参15g、虎杖15g、金银花9g、连翘9g、莪术9g、生山楂9g、夏枯草9g、王不留行9g、桃仁9g、赤芍9g、当归12g、白花蛇舌草30g; 慢性期一般不用内服治疗,选用切开法、挂线法。治疗50 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李永刚[6]分为急性期和非急性期,急性期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药用疏肝清解之剂: 柴胡9g、当归10g、赤芍10g、青皮5g、牡丹皮10g、丹参10g、白花蛇舌草15g、露蜂房10g、蒲公英20g、金银花15g、王不留行10g、路路通10g、生甘草5g。肿块局部用青敷膏外敷,形成脓肿者, 予切开引流, 以九一丹等祛腐生肌,收口阶段用生肌玉红膏生肌敛疮。非急性期以阳和汤为主温阳活血、散寒消结等方法施治,方用阳和汤加减: 鹿角片10g(先煎)、熟地15g、肉桂5g(后下)、白芥子10g、全瓜蒌10g、半枝莲10g、炮姜5g、皂角刺15g 、 生黄芪15g、白芷5g、 蒲公英15g、 虎杖10g、甘草5g。瘘管窦道持续较久, 毒未清者, 结合益气和营、清化托毒, 加用党参15g 、茯苓10g、白术10g、当归10g 、赤芍15g 、白花蛇舌草10g。病灶局部, 坏死组织覆盖, 脓稠厚者用五五丹外敷;创面分泌物较少,肉芽不鲜者, 用少量九一丹外敷祛腐生新;肉芽相对红活, 疮面较干净采用黄连油纱换药。肿块缩小但无法消退者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治疗54例,治愈率达75.93%, 有效率92.59%。
1.2辩证分型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素有乳头凹陷畸形, 复因情志不舒、肝气郁滞、营血不从、气滞血淤、凝聚成块、郁久化热、蒸酿腐肉而为脓肿, 溃后成瘘,由于各个医家对本病的中医病机认识不同,目前临床多采取温阳散瘀法、清热消肿法、托里透脓法、调理阴阳法等治疗。
1.2.1温阳散瘀法 张志强等[7]认为本病属阴寒痰凝血瘀,原因为先天不足,素体阳虚,气血不足,气滞血瘀,以加减阳和汤治疗,方药组成:熟地黄20g、鹿角胶12g、白芥子15g、炙麻黄6g、肉桂3g、炮姜6g、甘草5g、金银花20g、鹿角胶12g、路路通15g、桃仁10g、红花10g,治疗25例,治愈15例,好转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2%。
1.2.2清热消肿法 王月等[8]认为素有乳头凹陷畸形,加之肝郁气滞,营血不从,气血瘀滞,结聚成块;郁久化热,蒸酿肉腐而成脓肿,溃后成瘘,治疗上当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外用矾冰纳米乳(药物组成:明矾1.3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方剂配伍理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中医药大学.docx VIP
- 数控编程与仿真实训(第5版)——电子全套PPT教学课件.ppt
- 沪教牛津版英语4A-M3U1-In-our-school:animal-school公开课课件.pptx VIP
- 急性荨麻疹-洞察与解读.pptx
- 融资分红合同协议.docx VIP
- 草莓状血管瘤血管瘤-洞察与解读.pptx
- 皮肤念珠菌病念珠菌病-洞察与解读.pptx
- 荨麻疹型药疹药疹-洞察与解读.pptx
- DB5305T 78-2022保山市牛油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ocx VIP
- DB53_T 1089-2022鳄梨品种'哈斯'生产技术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