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音乐的上海.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塑亟塞丝查塞里 WOJIAN HAlPAIWENHJAZHI 寻找音乐的上海 陈 刚 历史是飞驰的箭。它在一刹间就将20世纪穿射到21世纪。 历史是沉默的金。它默默地细诉着过去,也默默地关注着当今。它无视人们 对它的无视,也审视着人们对它的审视。它拒绝时尚画匠任意染色,无情地冲刷净 那些曾经喧哗滚腾的泥石巨流;它——道是无情又有情!它默默地将那些流金岁 月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深深地埋植在人们的心坎里…… 历史正将它的聚焦转向中国,转向上海。它将降大任于这座它所钟爱的城市, 赐予它空前的机缘与无穷的活力;使上海变得更高更大更美丽,让昔日的“东方巴 黎”重放光焰! 全世界都在关怀上海,注视上海,寻找上海…… 人们在急切地重铸老上海的“物质外壳”——“新天地”、“百乐门”,一个个先后 成为上海的新景点;人们也在开始潜心挖掘老上海的“精神内核”——海派文化。 厚重翔实的《上海文化通史》、见地独特精到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中国 1930~1935》和荟萃都市风情的《上海味道》等一大批研究上海文化遗产的专著纷 纷问世;使“海派文化”重新成为热点,成为解读现代性的共同背景——都市文化的 “中国版”的一把“钥匙”。(注:早在1953年,罗兹·墨菲就将其研究上海的专著 题名为《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 在众多著作中,令我思索多多的是两篇上海作家写的文章——王安忆的《寻找 上海》和吴亮的《没有音乐的城市》。 王安忆身在上海还在寻找上海。她在寻找什么呢? 她说她在“寻根”。她认认真真地从上海开埠前绘制的《丹风楼胜景图》到昔日 的“脸型、口音、气味”,一直寻找到今天的上海。可是,最后却笔锋一转说“回过头 来,又发现上海也不在这城市里”。 我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句上海老歌的歌词:“月亮在哪里?月亮在哪 厢?……”上海不是明明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栖息的地方吗?为什么似乎上海不 在上海呢?…… 705 渔亟塞茎 HAIPAIW/ENYI 再看下去,才读懂了这位敏感女性所寻找的“所指”。她掀起的是当今某些新 景观“过于光鲜,有一些粗糙的毛边,栽齐了一些杂芜的枝节”等细节组成的上海的 “原生态”和无法再生的文化印迹;就像使人们期望透过浓密的梧桐树来遥感当年 普希金铜像周边的浪漫气味一样。 至于吴亮的那篇《没有音乐的城市》,可能使人感到唐突和刺耳。他直统统地 说道:“上海没有音乐。上海有音乐会、有音乐厅、有唱片公司、有歌唱家、有音乐制 作人、有报纸音乐专版、有乐评人,但是上海没有音乐。”因为“上海没有它的音乐形 象和音乐代言人,上海只有音乐的过客”。 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那句歌词:“月亮在哪里?月亮在哪厢?……” 吴亮之说是否正确,可以七议八论,但至少是一种“警言”。或者说,他和王安 忆的文章中所散发出的是一种对文化失落的忧患和感叹,但更是表现了人们对寻 找上海文化源泉和文化底蕴,寻找现代城市的文化形象和文化代言人的强烈需求! 上海当然就在上海——我们头顶上海的天,脚踩上海的地,喝的是黄浦江的 水,吃的是松江大米;我们每一个上海人正在为上海的今天,为上海的摩天大楼、跨 江大桥感到无比自豪!但是,上海又是历史的上海,上海更是开中国现代化之先河 的百年杰作。上海在20世纪30到40年代文化鼎盛期所创造的“海派文化”是一 笔无比珍贵的财富,它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和现代化元素是我们创造新的上海城 市文化的基石和可资继承、借鉴与发扬的一个“镜像”。我们万万不能将之束之高 阁,更不能弃之于市,因为,历史的失落和文化的失落就是一个城市——特别是现 代化国际城市的失落。 上海当然有自己的“音乐形象”和“音乐代言人”。诚然,在文化上未能与经济 同步起飞的“转型期”的今天,伊人暂且难以寻觅。但是,在“海派文化”丰沃的土壤 上重新接枝发芽的未来的新上海文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