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阳县兴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兴达.doc
青阳县兴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兴达
方解石矿年产10万吨采矿整合技改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二О年月
工程编号: 规 模: t/a
院 长: 分管副院长
院总工程师: 院分管副总 : 所 长: 所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二О年月
承担单位: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协作单位:青阳县环境监测站
报告书编制人员名单
姓名 主要工作内容 职 称 登记证或环评
上岗证书 签 名 陈锦如 报告审定 教授级高工 A21050081000号 肖华山 报告检查、审核 高级工程师 A21050020800号
刘士水 项目负责、生态 高级工程师 A21050010800号
邓丽娟 项目负责、项目概况、工程分析、施工期、规划选址等 工 程 师 (环评)岗证字
第
王辉 环境空气、地下水 高级工程师 A21050121600号
邵紫燕 地表水、固体废物、清洁生产 高级工程师 (环评)岗证字
第 邵紫燕
罗潇潇 声环境、公众参与、环境现状 高级工程师 (环评)岗证字
第 助理工程师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总则 3
一、编制依据 3
二、评价目的及原则 6
三、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7
四、评价重点 8
五、环境保护目标 8
六、评价标准 9
七、评价时段 10
第三章 工程概况 12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 12
二、工程基本概况 12
三、现有工程概况 12
四、整合技改工程项目概况 14
五、现有工程主要环境问题及整改措施 21
第四章 工程分析 24
一、矿区开采技术条件 24
二、矿山开发 25
三、地面生产工艺路线及产污环节 29
四、公用工程 29
五、供热 30
六、现有工程污染源分析 30
七、拟建工程污染源分析 30
第五章 区域环境现状 37
一、自然环境 37
二、社会经济环境 38
三、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0
四、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3
第六章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5
一、工程内容及施工进度 55
二、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6
三、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60
第七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62
一、生态现状调查 62
二、生态影响 62
第八章 生产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7
一、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67
二、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75
三、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77
四、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90
五、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93
六、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95
第九章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97
一、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恢复 97
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99
三、地表水污染控制措施 99
四、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100
五、地下水资源管理和污染防治措施 100
六、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01
第十章 水土保持 103
一、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103
二、工程土石方平衡及投资 103
三、水土流失环节分析 104
四、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目标 105
五、水土流失预测和影响分析 105
六、水土保持措施 106
七、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107
八、水土保持监测 107
第十一章 环境风险评价 109
一、环境风险源识别 109
二、风险预防措施 110
三、风险应急预案 110
四、风险评价结论 111
第十二章 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 112
一、清洁生产分析 112
二、清洁生产保障措施建议 113
三、节能措施建议 113
四、总量控制 114
第十三章 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与选址论证 115
一、产业政策相容性分析 115
二、与行业准入条件符合性分析 115
三、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 115
四、与青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15
五、与青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17
六、建设条件可行性分析 118
七、评价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 119
八、拟建项目选址选线合理性分析 119
九、公众意见 120
十、小结 120
第十四章 公众参与 121
一、公众参与情况概述 121
二、公众参与范围、方式及内容 121
三、调查统计结果 125
四、公众参与结论 126
第十五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28
一、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128
二、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28
三、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31
第十六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133
一、环境管理机构设置 133
二、施工期环境管理及环境监理 133
三、施工管理与计划 134
四、运营期环境管理 134
五、环境监测机构设置 135
六、环境监测计划 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