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史》“钢铁冶金”分册述评.pdfVIP

《中国科学技术史》“钢铁冶金”分册述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技术史》“钢铁冶金”分册述评.pdf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 32卷 第 1期 (2011年):111--118 TheChineseJournalfortheHistoryofScienceandTechnology Vo1.32No.1(2011) 《中国科学技术史》“钢铁冶金分册述评 梅建军 (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北京 100083) JosephNeedham:ScienceandCivilisation in China.Vo1.V:Chemistryand ChemicalTechnology.Part1l:FerrousMetallurgy,by Donald B.W agner.Cam— 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2008.478pp,48plates,139 figures,£ 139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5卷:化学与化学技术,第 11分册 :钢铁冶 金,著者:(丹麦)华道安;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年,478页,48幅图版,139 幅插图,139英镑 1)ISBN97805218756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441(2011)01—0111—08 李约瑟 (J.Needham,1900--1995年)博士的系列专著 《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CivilisationinChina)自1954年出版第 1卷以来,迄今 已出版 了24个分册。最近出版 的两个分册分别是 “陶瓷技术”(CeramicTechnology)与 “钢铁冶金”(FerrousMetallurgy), 两者均归属于第 5卷即化学和化学技术卷,是该卷总计 14个分册中的第 12和第 11分 册 。 “陶瓷技术”分册 出版于2004年,而 “钢铁冶金”分册出版于2008年 ,是 《中国科学 技术史》“家族”中最新的成员。李约瑟虽于 1995年以95岁的高龄归依道山,但他开创 的 《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举世瞩 目的事业却并未中止,“钢铁冶金”分册的面世,可 以说 为这一事业掀开 了新的篇章。 对于中国古代的钢铁技术,李约瑟很早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早在 1956年,他就撰 写了 《中国钢铁技术的发展》(TheDevelopmentofIronandSteelTechnologyinChina)一书, 于 1958年 由英 国纽卡 门学会(NeweomenSociety)正式出版 J,是当时用英文撰写的第一 本有关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专著。该书主要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证和阐述,探讨 了中国 古代钢铁冶炼和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 。全书正文虽仅有 48页,但却提出了有关中国古代 钢铁技术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比如生铁冶炼、坩埚炼铁、鼓风高炉、铁文化西传、钢的 强化、灌钢 、脱碳成钢和 “乌兹 (Wootz)”钢 ,等等。 在 1980年出版的由沃泰姆(TheodoreA.We~ime)和穆利 (JamesD.Muhly)主编的论 文集 《铁器时代 的到来》(TheComingoftheAgeofIron)中,收入 了李约瑟的一篇题为 《东 收稿 日期:2011-02—09 作者简介 :梅建军,1962年生,湖北宜昌人,博士,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主要从事 中国冶金技术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和科技考古 的研 究,jianjun—mei@hotmail.con。 1l2 中 国 科 技 史 杂 志 亚和东南亚钢铁技术的演进》(TheEvolutionofIronandSteelTechnologyinEastandSouth- eastAsia)的文章 。该文基本重申了他在 1958年专著中的主要论点,但补充了他对东 南亚钢铁技术发展的看法 。该文后经王渝生和史放歌译成 中文 ,收入到由潘吉星主编的 《李约瑟文集》中。该文集于 1986年出版,是为祝贺李约瑟 85岁寿辰而专 门编译集 成的[。 直到1979年,在李约瑟的 《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写作计划中,“采矿和冶金”仍是第 5 卷第 6分册 “炼金术的发现和发明”中的一章 (即第 36章),其 中包括 3节,即采矿技术、 有色金属冶炼和铁冶金术 J。大约就在这一时期,李约瑟意识到 自己已无力完成

文档评论(0)

kfigrm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