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乙肝从虚、毒、络论治
1 廖荣鑫 1 周福生 2 刘凤斌
(1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510405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10405 )
摘要 对慢性乙肝的病机作了分析,提出脾虚为发病之本、肾虚为迁延之本、毒邪为致病之
因、痰瘀交阻为病变之本的病机理论,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指出慢性乙肝的治疗应从补虚
固本、祛除毒邪、通络防变三方面入手,综合调理,才能收到较好疗效。
关键词 慢性乙肝;虚、毒、络;中医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的病因病机复杂,是诸多疗法临床疗效欠佳的主要
原因。笔者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并结合个人点滴体会,以治疗和防变相结合为出发点,提出
慢性乙肝从虚、毒、络综合论治的理论,以期为慢性乙肝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1.从虚论治
1.1 脾虚为发病之本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是发病中的内
因,起决定性作用;外邪只有在正气不足时,方可乘虚而入发病。正气不足主要指气的防御
功能不足,中医学中具有防御外邪功能者乃卫气,即《医者绪余·宗气营气卫气》所谓:“卫
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入侵也。”卫气源于中焦脾胃,由脾胃运
化之水谷精气所化生。故正气不足实质为脾虚卫气不足,失于防御外邪之功。薛己云:“太
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陈复正在《幼幼集成》中指出:“脾
土强者,足以捍御湿热,必不生黄。惟其脾虚不运,所以湿热乘之。”脾虚为慢性乙肝发生
的始动因子,是慢性乙肝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
1.2 肾虚为迁延之本 乙肝病毒(HBV )侵入人体后有一定的潜伏期,其发病与否取决于机
体的细胞免疫功能[1] 。若细胞免疫功能正常,则可清除感染的HBV ,使乙肝患者趋于康复;
如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进入机体的 HBV 无法得到有效清除,在机体内继续繁殖,便可导致
慢性乙肝病情的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有学者[2]研究认为,机体的免疫活性细胞来源于骨髓
的多功能干细胞,而根据中医学有“ 肾主骨生髓”之说,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与中医学之肾
密切相关。肾的功能正常则细胞免疫功能正常;若肾精亏虚不能生髓则会导致细胞免疫功能
低下,从而无力清除 HBV ,使病情转为迁延。《张氏医通》曰:“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
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诸血。”肝藏血,肾藏精,肝血与肾精可相互转化。今肝为毒扰,热
毒久羁必然耗伤肝血,肝血不足不能转化为肾精,日久必致肾精亏虚,即所谓“五脏之伤,
穷必及肾” ;又肾为五脏之真,一身阴阳之本,元气之根,故肾精亏虚则元气不足,一身阴
阳皆虚,此时毒邪易乘虚深入,而正虚又无力驱邪外出,形成正虚邪恋,病情迁延。故谓肾
530
虚为慢性乙肝迁延难愈之根本所在。
1.3 补虚固本,当健脾补肾兼顾 根据“虚则补之” 的原则,慢性乙肝的治本之法,当以健脾
补肾为主。其中健脾之法有二。①补脾益气法,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增强抗病毒能力的
作用[3] 。临床适用于脾胃气虚型,症见乏力肢倦,纳呆口淡,脘腹痞满,大便溏薄,舌淡、
苔白,脉虚。方药可选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陈皮、甘草、黄芪、
山药、白扁豆等。②健脾祛湿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湿浊内生证。临床表现为胸闷不饥,肢
体困重,或见浮肿,口中黏腻,大便溏泄,苔白厚腻,脉濡缓。方药常选参苓白术散加藿香、
佩兰以健脾、醒脾化湿。邓铁涛教授[4]论治慢性乙肝时,也十分强调以治脾虚为本,并在实
脾思想指导下,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创制了慢肝六味饮[党参(或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
萆薢、黄皮树叶(或珍珠草)],应用临床,收效颇佳。补肾之法亦有二。①滋补肾阴,临
床用于胁痛腰酸、头晕目眩、口燥咽干、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证属
肝肾阴虚者,即《类证治裁》所谓:“凡肝阴不足,必得肾水以滋之。”方药可选二至丸合一
贯煎加减治疗,常用药有女贞子、旱莲草、川楝子、生地黄、当归、何首乌、桑寄生、沙参
等。②温补肾阳,适用于脾肾阳虚者,症见畏寒肢冷,神疲食少,面色不华,腰膝冷痛,腹
胀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缘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温肾阳亦能补脾阳,方药可选金匮
肾气丸加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仙茅、菟丝子等。另据现代研究[5],补肾中药可调整核
酸代谢,提高 T 细胞比值和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