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直隶方志编修的经费保障问题
天津图书馆方广岭
中国历代修志制度以官修为主,清代中央政府继承这一特点,并将此发扬光大,从而为
各地的修志活动提供人力和经费上重要的物质保证。同时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社会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经费有所欠缺,导致某些区域内的修志活动受到影响,民间募瓷成为一种补充或
者辅助的手段。
一清代对历代方志官修制度的继承
中国历代方志的编修从隋唐时期开始,修志制度发生显著的变化,就是由私撰为主转变
为官修为主。官修制度的确立,意味着修志活动由政府方面倡导和组织,而不再属于个人行
为,无论是修志者的待遇,还是修志过程中所需要的经费,都能够得到政府的有力保障。在
明代随着《寰宇通志》和《大明一统志》的编修,中央政府设立了一统志馆,并设有总裁、
副总裁、纂修等人组成的编修班子,并给与相关人员优厚的待遇。清代不仅继承了这一套措
施,而且并进一步强化。
“皇上(康熙帝)御极十一年,大化翔洽,文治振兴,乃谕廷臣,请诏天下郡邑各修通
志以进,所以征文考献,遐览逖稽,宏无外之规,昭一统之盛也。于是海内邦君大夫,与夫
怀铅握椠之彦,争自奋厉,靡弗网罗排缵,发凡起例,期蚤勒成书,达尚方乙夜之览”。【l】
随后全国各地陆续启动此项工作,中间虽然因平定“三藩之乱”而一度中止,但是仍然取得
一定成果,其中比较丰硕的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二十三年(1684),各地陆续编纂成功
一部分通志、府志、州志和县志。
鉴于方志编纂已经有相当的成果可资利用,康熙二十五年(1686)清廷成立一统志馆,
任命大学士勒德洪、左都御史陈廷敬等7人为总裁官,内阁学士徐乾学等6人为副总裁官,
另有20人任纂修官,正式启动《大清一统志》的编纂工作。一统志馆的成立和朝廷重臣的
主持、参与,表明朝廷对一统志编修工作的日益重视。
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为了推进一统志的编修活动,重组一统志馆,“特简重臣,敦
就功役。”f2】雍正七年(1729)又定省、府、州、县志60年一修,因此“文化稍高之区,或
长吏及士绅有贤而好事者,未尝不以修志为务,旧志未湮,新志锺起。,,l列至乾隆八年(1743)。
初修‘大清一统志》342卷告竣。乾隆四十九年(1784)二修《大清一统志》完成,道光二
十二年(1842)十二月因(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560卷的编纂完成,而“予历任提调、
总纂、纂修等官议叙有差”。【4】《大清一统志》编修的启动与最终告竣,标志着清代官修志
书制度的正式确立,志书编纂经费由政府划拨的传统也得以继承并强化。
二经费保障是直隶方志编修活动顺利推展的前提
清代直隶方志的编修活动既然以官修为主,其经费自然离不开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的支
持。有无充足的财力支持是各地志书编纂活动,能否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如上文所提
到的乾隆年间《日下旧闻考》的编纂,既然是皇帝敕令编纂的,所需经费也完全由朝廷直接
提供,这类志书的纂修也得以顺利展开。而在直隶地区的其他地方,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
参差不齐,各地政府的财力支持程度不尽相同,这对各地志书的编修活动造成的影响是显而
易见的。清代各地修志次数多寡,充分反映出各地的经济发达程度。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在直隶部分州县,各朝方志的编修次数多寡差距明显。在清代直隶地区一些州县
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经费相对充足,因此曾经多次编修、续修方志。如遵化县(州)最早
属于顺天府,在整个清代总共修志六次:周体观根据明代万历年间遵化志书的版本,于康熙
272
七年(1668)增辑而成《遵化县志》十卷。并同时在康熙六年(1667)另纂一部体例独特,
史料价值很高的的《遵化志略》一卷。第三次是郑侨生和叶向升等在康熙十五年(1676)遵
化由县升为州后,编纂的《遵化州志》。该志是对周体观《遵化县志》的续修。第四次是刘
靖、边中宝在乾隆八年(1743)遵化州由州升为直隶州后,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纂修《直
隶遵化州志》十二卷。第五次是傅修等在刘墒所修志书的基础上续修,并于乾隆五十八年
(1793)刊成的一部志书。“傅志”较“刘志”门目上进一步扩充,内容上更加丰富,卷数
上也由十二卷增加到二十卷。第六次是何崧泰、陈以培、史朴等在光绪十七年(1891)编纂
并刊行的《遵化通志》六十卷。在清代遵化一地的志书屡次编纂,主要得益于自身的地域优
势,朝廷在财政上的支持比较多。遵化最早为县治,以清世祖梓宫安奉于县西凤台山,由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arker Lord公司《电池系统组件的绝缘防护技术评估白皮书》.pptx VIP
- 小型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ppt VIP
- 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 (3).ppt VIP
-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清单.xlsx VIP
- 2024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艺术设计”赛项样题-第四套 .docx VIP
- 2025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信息科技考试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 退工原因变更申请表 .pdf VIP
- DB15T+3686.3-2024物业管理服务规程 第3部分:秩序维护.pdf VIP
-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艺术设计中职样题.docx VIP
- 大学生简历毕业生简历求职简历 (27).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