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中风新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莘谢群徽’ 缺血性脑中风新论 姚廷周 茂名市中医院,广东茂名525000 【摘要】 根据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本文提出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病名,明确本病的病位在 脑,并在病机上提出阳亢血菀、痰瘀互结、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致脑络 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发诸症,并在辩证上分清病情之轻重,分为阳亢血菀、痰 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虚阳脱等六个基本证型进行施治。 【关键词】缺血性脑中风 病因病机 辩证论治 缺血性脑中风属传统“中风范畴,部分属“眩晕、头痛、风痹’’等范畴。其实在 《内经》里面已认识到重症中风病位在头,如“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汗出偏沮,使人偏估,这个“上’’指的就是头部,菀者,盛而上冲也。估,就是不用 的意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杂病论》“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 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风使然。’’ 这是典型的脑中风症状。但遗憾的是后世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内经》“血菀于上 学说,而逐渐形成了中经络、中脏腑之说,并沿用至今。由中经络的症状描述来看,则 似乎与脑无关。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腑”学说,对脑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动,为今天的脑中风奠定了坚实的理 论基础。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进一步认识到脑的作用,脑为生命之中枢,脑主 神明,统管思维、运动、语言、功能协调等一切活动。但近代对这些的认识却没有进一 步发扬,一直沿用古代之说,中风的学术理论千百年未变,阻碍了缺血性脑中风研究的 进一步发展,虽然现代医学“脑梗塞’’.的诊断已十分明确,但中医学界时至今日才形成 “缺血性脑中风”的确切诊断。 2病名新论 纂二蜃海峡两摩l鼓浪屿J 中医药发晨与合作论坛 @ “中风是传统中医病名,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引用了现代医学的特殊检 查,上世纪末行业标准将中风分成“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但还没有明 确指出病位在脑。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脑中风’’则进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长处,突出 了“脑’’的作用,更进一步准确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脑,虽然只是在传统病名前增加 了一个“脑”字,但却是现代中医学在该病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时至今日中医学最为 合适的病名,最终完善了该病的诊断命名。如果基层无影像学支持,只有典型的临床症 状和体征,难以明确是否缺血,则只能统称为“脑中风’’,即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如只 有头晕头痛,没有肢体不利、语言不利等症,只要影像学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脑病,亦 能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与时俱进。 3病因病机探讨 3.1 阳亢血菀 年事渐高,脏腑渐亏,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或平素阳盛之人,或 房事不节,或体劳过度,暗耗肝肾阴精,或者七情内伤,肝失条达,气郁化火,致阴阳 失调,肝阳上亢,或先天遗传,禀赋不足,潜藏阴虚阳亢之体,加之后天养护失慎(包 括饮食、情志、劳倦、环境等),引发肝阳上亢。进而引起肝风内动,血随风逆,血菀 于脑,血滞不散,阻闭脑络; 3.2 痰瘀阻脑 养护失慎,经常饱餐,肉食过多,或嗜酒成性,痰湿内生,血浊血 稠,渐成瘀血,或痰痰郁化热,痰热蕴结,痰火上扰,血液瘀滞,痰瘀阻痹脑络; 3.3 气虚血瘀 劳倦伤脾,或年高体弱,饮食失调,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两虚,宗 气不足,运血无力,瘀血内生,或素有瘀血,随脉上行,阻闭脑络; 3.4 肝肾阴虚 血为阴分,若肝肾阴虚,则血液黏稠,或继而闭阻脑络。 现代中医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病机作了大量研究,病因主要集中在内风、痰、瘀说, 认识上已趋于统一,擘缺血性脑中风把病位明确定在脑,从而病机作用的最终部位也 就在脑,根本病机则为本虚标实。本虚者肝肾阴虚,气血不足,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