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修水桑园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徐俊
(江西省修水县蚕桑局修水332400)
地处赣西北的修水县是山区县,现有桑园4000hm2,栽桑养蚕历史悠
久,病虫害十分严重。近年来经过调查、试验,已基本查明了全县桑树有
害生物和天敌的种类与分布,主要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并制订
出一套规范化综合防治技术,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l、种类与分布
全县有桑树害虫120种,分属9目46科。其中,鞘翅目ll科35种,
12种,双翅目、缨翅目、等翅目及蜱螨目各l科1种。以桑橙瘿蚊、桑
螟、桑皱鞘叶甲(夏叶虫)为害特重,列为主要防治对象。其次为桑粉虱、
黄叶虫、等18种,为害较重,列为重点兼治对象。其他种类不常发生,
或为害不重,不必专治。
桑病有24种,其中属全株性病害的有桑黄化型萎缩病、桑萎缩型萎
缩病等3种;叶部病害有桑疫病、桑卷叶枯病等7种;枝干病害有桑拟干
枯病、桑膏药病等11种:根部病害有桑青枯病、桑根结线虫病等3种。
上述病虫全县各地桑园均有分布。
2、主要病虫的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
2.1桑橙瘿蚊
1993年在全县暴发成灾后,一直猖獗。1年发生6--8代。以老熟幼
虫在土中结休眠体越冬。田间4月下旬幼虫发生和为害,5月中旬至6月
上旬为全年盛发期,致使桑树顶芽全部凋萎、脱落,枝条封顶,对7月上
中旬夏伐的杂交桑产量影响极大。以后分别在6月底至7月初、7月下旬、
8月中旬、8月底至9月初、9月下旬、10月中下旬发生不同程度的为害。
造成桑树侧枝丛生,枝细叶小,并直接影响夏秋季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2.2桑螟
全县普遍严重受害。1年发生5~7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在桑树
树皮裂隙、蛀孔、杂草内及桑园附近墙壁裂缝等处结茧越冬。越冬幼虫于
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羽化并产卵,田
间幼虫子5月初开始孵化出幼虫并为害,以后各代幼虫的为害高峰期分别
为6月上旬、6月底、7月中旬、8月上旬、9月上旬。全年以5月中、下
旬和8、9月为害最重,尤以采叶不及时的荫蔽桑园更甚。
2.3桑皱鞘叶甲
又称夏叶虫。以成虫咬食桑树嫩叶和嫩梢,造成枝叶残缺不全,严惩
时枝条上部叶片被吃光,连嫩枝皮都被剥食,导致枝条枯死。该虫20世
纪80年代末以前,在我县未见成灾。1989年以来为害日趋加重,并开始
局部成灾。该虫主要发生在河滩洲地桑园,2年发生l代。以成虫和中大
幼虫在桑园15一--55cm深处的土室内越冬。越冬幼虫次年继续取食,9--010
月化蛹,10--一11月羽化并于土室内过冬。越冬成虫于次年4月中旬开始
出土取食、繁殖,4月下我至5月上旬为出土高峰期,5月中旬为出土盛
末期,从4月底至5月中旬是全年为害盛期,此后成虫陆续交配产卵后死
亡,数量减少,6月下旬以后成虫少见。成虫假死性极强,迁移性小。
2.4桑黄化型萎缩病
该病是本县重要的桑树病害,发生面积逐年增加一般病株率15%-、一
3096,个别严重田块高达60*,6以上。病原主要在桑树主根内越冬,翌年5
月到达枝叶,通过嫁接和媒介昆虫传播,扩大为害。病害发生初期,枝条
顶端的叶片变小而薄,叶脉变细,叶尖梢向反面卷曲,全叶黄化,下部叶
片仍较大,病枝形如塔状。中等发病的病株叶形更加缩小,叶片向背面卷
缩,叶质粗糙,节间变短,叶序紊乱,侧枝多而细短。重病株经夏伐后长
出的叶小,像猫耳朵,腋芽不煌萌发,侧枝从生成团似绣球花。桑树感病
后2~3年死亡,小数老桑树可维持5,--,6年以上。
2.5桑青枯病
是本县危险性最大的病害。1998年在征村乡吴坪村零星发生不到
670d,2001年已蔓延至邻近的白沙、熏衣等村,面积扩展到13.33hm,
40
并有进一步扩散蔓延之势。此病是维管束病害,病原菌侵染桑树根部导管,
妨碍水分运输,使时片萎凋,直到成片桑树桔死。病原菌在病根、病技残
体以及混有病株残体的肥料里越冬。翌年春暖开始生长繁殖,侵染桑树。
病菌传播途径主要是带病菌木,以及土壤、流水、采桑工具。该病通常在
4-11月发生,7--9月为害严重。
2.6桑卷叶枯病
该病在我县春季杂交桑上发生严重,2001年发生隧积约667hff对褰蚕
用叶影响较大。春攀发病时,叶缘先呈水渍状,后生深褐色病斑,向叶面
卷缩,最后全时变黑脱落。病菌在病时组织中越冬,翌年春暖磊产生分生
文档评论(0)